環保投入超4億,西藏這條高速“貴”著呢

8月21日,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車試運行,該路段227公裡,設計行車時速120公裡。至此,全長295公裡的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薩段(簡稱“那拉高速”)全線通車,西藏高等級公路通車總裡程達1105公裡,這是首條連接西藏自治區首府城市拉薩和藏北草原的高速公路。通車后,拉薩市與那曲市的車程由過去的6個多小時縮短至3個小時。
草甸回植
打造高原花海
從拉薩出發,那拉高速一路向西,藏北草原的美一覽無遺。“哇,好漂亮——這裡怎麼會有花田?”車窗外綿延幾公裡的花海,紫色、黃色、綠色、藍色交相輝映,為這條高原高速平添了幾分詩意。
那拉高速沿途美景。 人民網 李海霞攝
“這是我們結合長期從事高寒地區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的科研生產實踐經驗打造的‘高原花海’,目前道路兩旁各5公裡,佔地面積40余畝。”中交一公院那羊項目設計代表組組長王偉為大家揭開了謎底,“不僅可以增加視覺享受,還可以作為高寒高海拔地區苗圃培育馴化基地,這對環境保護、景觀提升和推動高寒高海拔地區生態修復都具有重要意義,后期還會擴大種植規模。”
高寒缺氧加強紫外線,在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花海是如何打造出來的?“首先要保証成活率,其次要加強后續管護。”中國中鐵那羊高速四分部項目經理陳永豐介紹,“這些工作都是在草甸恢復基礎上進行的,我們負責建設施工的路段長為48.9公裡,2018年進場時,共剝離草甸54萬平方米。剝離的草甸堆放在沿線,覆以遮陽網,並定時澆水養護。路基建好后,將其復植至邊坡等地,成活率超過了80%。”
邊坡植被恢復良好。 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提供
基礎打好了,接下來是種草(花),種的都是更適應高原環境的鄉土草(花)種。“在高原上種花種草太難了,比照顧孩子還要悉心。剛開始要施肥,讓它們盡快長出根吸收營養,現在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澆水。”后期管護工人周玉娟說。
花海后期管護。 人民網 李海霞攝
“都說‘一年青、二年黃、三年盡糟踏’,意思是在高原搞綠化特別難。要看結果好不好,起碼要等三年。”王偉說,“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從目前監測來看,沿線植被綠化覆蓋率達到了97%,成活率也達到了80%以上。”
保護優先
最大限度減少生態影響
那拉高速平均海拔4500米,沿途穿越草原、水源保護地等區域,生態環境脆弱,工程建設中環境保護、水土保持任務異常艱巨。為了將高速公路建設對高原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從設計到施工,環保先行理念貫穿了整個項目。
那曲河特大橋位於那曲市色尼區那曲鎮,全長1306m,橋面橫跨國家二級水源地——那曲河。那曲河是重要的水源保護區,整個建設遵循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理念,對方案做了調整。據悉,原方案是60米簡支梁,跨度較小,會增加河內橋墩數量。經調整,採用了主跨為85m的鋼筋混凝土連續梁,隻有一個橋墩在河中,減少了在水中施工的時間。
採訪時,記者注意到那曲河特大橋排水口設置在橋的兩端。“目的是集中排水,排水口還修建了沉澱處理池,這樣可以將雨水沉澱后外排,最大限度減少對河道的影響。”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那拉高速段上的橋梁。 西藏自治區交通和運輸廳提供
位於當雄縣縣城東北部的阿熱濕地,對當地氣候環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被稱為“當雄之肺”。
據那羊二標總工閆博介紹,項目原設計路線在阿熱濕地北側,為保護原有生態環境,后期移到了濕地南側邊緣。“我們這段項目在阿熱濕地內總長度約10公裡,為減少對濕地的干擾,採用了橋梁跨越和路基通過兩種形式,在路基施工時基本採用換填片塊石,這樣既可以保証施工質量,也不會阻斷地下水和毛細水的流通,不會造成路線兩側的水草枯萎。同時,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機械、材料以及人員嚴禁跨越紅線作業,且施工中產生的廢棄物均外運至指定棄料場堆放,確保濕地原有生態不被再次破壞。”
溫情滿滿
為動物讓出生命通道
清晨,當第一束陽光洒向藏北草原,牛羊撒著歡兒跑上山,牧民們背上糌粑和酥油茶去放牧了。可是家門口要修高速,會不會擋住放牧的路?這一度讓牧民很擔心。
在高速路旁悠閑覓食的牦牛。 人民網 李海霞攝
“擔心都是多余的,我們能想到的,他們(修路人)早就想在前面了。你看,專門留了道兒。”牧民扎西指指不遠處的畜牧通道笑著說。扎西家就在桑曲河特大橋附近,桑曲河特大橋兩頭是河岸,可以確保野生動物和牲畜正常通過。兩側橋台還設置了隔離柵,在保証動物通行的前提下,也不影響高速通行。
“我們負責這段總長為85公裡,按照設計,平均每3公裡都會有涵洞,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增加,方便家畜和其他動物通行。”閆博說,“每天早晚都能看到成群的牛羊從這裡通過,感覺特別美。”據悉,為匹配當地民風民俗,方便牧民和家畜、野生動物通行,那羊段新增通道涵洞6座,出行鄉村道路23條,涉及資金達1573萬元。
牲畜安全通道。 西藏自治區交通和運輸廳提供
在這裡工作幾年,閆博最大的感受就是西藏的生態保護做得確實好。“在老家從來沒見過野生動物,在這裡見到了藏狐、棕熊、藏野驢等,我們施工時,它們在不遠處悠閑吃草,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路也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這種感覺非常棒。”閆博一臉欣慰,“修路不僅僅是為了方便大家出行,更要以保護大自然為前提。所以,在整個施工期間,我們嚴守施工紅線,不超紅線一分一厘。”
“這是一條生態路,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高原生態的脆弱性及保護的重要性,投入力度非常大。”那拉高速那羊段建設指揮長旺杰次仁說。數據顯示,目前,那拉高速全線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已超過4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