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那曲市拉薩路上的惠民醫院,敞亮的大廳、完善的診療條件、溫馨的人文關懷……特別是大廳兩側紅色標語“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特別醒目。
蘇雙華作為醫院“掌門人”,中等個子、一口四川話、黝黑的皮膚是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通過深入了解,他帶給我們太多的感動。
在平均海拔4450米以上的那曲,惠民醫院經過18年的磨礪,成為了那曲民營醫療行業的“領頭羊”,先后榮獲“那曲市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
此心不移,立足那曲干事創業
2002年,作為重慶人的蘇雙華和幾個朋友來到那曲創業,合伙經營一家私人醫療診所。
起初,大家胸有成竹、信心十足,紛紛表示一定要發揮專長、治病救人,通過艱苦創業來實現人生價值、奔向小康生活。但事與願違,所有的合伙人先后離開了那曲,隻剩下蘇雙華一人。
真愛換真情,真心換民心。他以專業的眼光、專注的定力,在民營衛生領域深耕細作、默默耕耘,以扎實的醫療功底,和藹的服務態度,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使接診的一例例病患順利痊愈,得到當地同仁、廣大藏族群眾的一致好評。
那曲縣羅瑪鎮白瑪德宗告訴記者:“那年我不知道自己得了急性闌尾炎,半夜裡疼得快不行了,來到蘇雙華的門診,他就像對待親人一樣迅速診療、細心關照,得知我來自牧區,還免除各種雜費,我特別感激!”
2017年,蘇雙華多方籌措資金,總投資1.5億元的那曲惠民醫院建設完成,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醫院建成了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科學化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成為那曲首家集醫療、急救於一體的綜合性民營醫院,是那曲市城鎮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蘇雙華說:“那曲是我成長的沃土,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第二故鄉,這輩子就在那曲干下去了!”
民族團結,用心架起深情的橋梁
在西藏做強企業,為西藏社會作更大的貢獻,為西藏人民盡更多的責任,是惠民醫院人共同的追求。
2019年5月7日15時10分左右,那曲惠民醫院收到那曲火車站緊急救援電話,一名旅客在火車站外暈倒,醫務人員火速趕往現場,經過近半小時的施救仍沒能挽救回這名旅客的生命。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蘇雙華的內心。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院面臨巨大困難的同時,蘇雙華毅然用自己在內地的資產作貸款抵押,籌集資金500多萬元,義務為那曲的干部群眾修建“那曲火車站站台上下電梯”,解決旅客特別是內地旅客上下4600米的那曲火車站站台坡陡、坡長容易引發高原反應的實際困難。
多年來,惠民醫院特別關注貧困家庭孩子上學難的問題,資助許多貧困學子就讀,用愛為孩子們插上追逐夢想的翅膀。
2015年至今,惠民醫院先后為那曲羅瑪鎮13村兩名貧困大學生每年資助2萬元學費和每月400元生活費﹔為重慶榮昌河包鎮榮中校3名貧困學生每月解決300元生活費等。
此外,2017年至今,蘇雙華帶領醫院醫護人員為那曲敬老院孤寡老人開展義診活動,每年贈送藥品價值達1萬余元,使老人們充分感受到了民族團結的真情和溫暖。
此外,惠民醫院積極參與自治區、那曲“百企幫百村”活動,負責人多次前往貧困“親戚”家中看望慰問,並結合貧困原因,有針對性制訂脫貧工作計劃。
醫院管理層了解到,部分貧困戶是因病致貧,要想讓貧困戶長期穩定脫貧,就必須治療好他們的病痛。在惠民醫院裡為20多名貧困農牧民家庭安排了就業﹔針對部分貧困戶生病多年沒有進行專業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的情況,惠民醫院先后為貧困戶才旦卓瑪、明瓊等群眾進行免費治療。
目前,才旦卓瑪、明瓊等人已經恢復健康,並在那曲市務工,月工資5000余元。貧困群眾代表才旦卓瑪感激地說:“雖然醫生們大多數是漢族,我們語言交流有困難,但是他們把我們當親人一樣對待,特別感謝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每年“三八”婦女節期間,惠民醫院的醫生堅持為牧民婦女免費體檢﹔“五一”勞動節期間,免費為牧區勞動模范體檢﹔每年那曲賽馬節期間,免費為藏族群眾義診。為災區捐款,捐贈“牛羊抗災”飼料,捐贈善款……數十年來,捐助數額達到數百萬元,這不僅僅是捐助的數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民族情懷和社會擔當。
不忘初心,做好非公經濟踐行者
作為醫院“掌門人”的蘇雙華始終認為,沒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沒有黨對非公經濟發展的大力支持,就不會有自己和企業的今天。作為一名黨員,他表示:“對惠民醫院來說,黨建很重要。黨員是旗幟,支部是堡壘,隻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奮斗目標,才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在那曲市工商聯黨組的帶領下,惠民醫院於2013年成立了醫院黨支部,由蘇雙華擔任黨支部書記。
近年來,由醫院支部和黨員牽頭,醫院秉持“立足惠民、建設那曲”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大力開展創先爭優和員工創優質服務活動。
2018年初的一天深夜,藏北大地沉浸在冰天雪地之中,醫院的醫護人員均已在一天的疲憊后進入夢鄉。就在這時,醫院的大門被敲得咚咚作響,蘇雙華意識到情況緊急,立即起床,原來是一名叫土旦的牧民急性心臟病發作,他立即和黨員醫生第一時間展開了急救。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病人轉危為安。在得知該牧民家庭條件差,拿不出檢查費和醫藥費時,他立即安排醫院為其減免了DR、核磁共振的費用,並安排其免費住院,病人病情好轉后,家屬專門給醫院送來了“醫者仁心、扶危濟困”的錦旗,這樣的事例,在惠民醫院還有很多。
在就醫服務上,醫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在那曲市率先開展了單病種費用控制制度、率先實行患者醫療費用查詢和“一日清單”制度,把“讓患者花最少的錢治好病”作為醫療費用控制的鐵律,把“讓患者明明白白看病”作為醫院對所有患者的承諾。通過支部和黨員員工的帶動,在全院上下形成了民族團結的企業文化和良好的醫德醫風氛圍,惠民醫院全體職工講政治、顧大局,把那曲當故鄉、把牧民群眾當親人,在注重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把為患者提供最貼心的服務融入醫院的核心理念。
通過黨支部的示范帶動,醫院黨支部現有黨員25名,積極分子13名,黨建工作得到了更多職工的理解、支持與配合,黨建工作開展逐步規范,各項黨建制度更加健全完善。醫院先后被那曲市授予“黨員模范示范崗”“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先進黨支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小善無以成大德”。蘇雙華帶領的惠民醫院十多年如一日,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以大愛緊密民族團結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