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阿里老俞”:一位调藏干部的先遣连情结

2021年11月08日09:34 | 来源:西藏日报
小字号

  图为阿里地区博物馆副馆长、进藏先遣连纪念馆总策划俞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 洛桑旦增 摄

  俞江档案:

  祖籍江苏无锡,1967年3月出生于兰州。1989年6月从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系统工作,爱好摄影、收藏和文艺创作。2015年7月,以志愿者身份远赴西藏阿里,创作大型历史情景剧《梦回古格》,并在全国部分城市巡演。2016年7月,作为河北省第八批援藏干部对口支援阿里,主持策划第三、四届藏博会(阿里馆展)、第七届象雄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2020年1月,俞江从石家庄调职到阿里地区文化局工作,担任阿里地区博物馆副馆长,策划建立进藏先遣连纪念馆、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阿里地区博物馆等,倾力推动“先遣连精神”、象雄和古格文化传承发展。

  走进位于阿里地区文化局的一座藏式小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10多平方米的精致花园——

  木板铺就的羊肠小道穿院而过,直达门厅。小道两旁,大马士革玫瑰、菊花、长寿花、绿萝等几十种花卉迫不及待地闯入视线。从那疏密有致的造型来看,想必是被精心修剪过的。花园里还有一方浅浅的水潭,潭里数十尾金鱼游来游去,欢脱可爱。

  海拔高达4200多米的阿里地区,竟然还藏着这么一个“世外桃源”!

  小院的主人,就是俞江夫妇。

  “如果你想了解先遣连的历史,一定要去阿里请教俞江老师,他可称得上是这方面的专家。”得知我们要做先遣连的主题采访,一位同行曾这样建议。

  那么,俞江是谁?他与先遣连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于是,我们“追寻先遣连足迹”采访报道组带着疑问,从拉萨出发,远赴阿里,见到了这位文化名人。

  置身这浓缩版的“江南水乡”,我们闻着花香、品着茶香,看着鱼儿嬉戏、听着潺潺流水,同俞江一起,沉浸在他与先遣连的故事之中。

  据俞江回忆,他最早接触“先遣连”,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读到的一篇报告文学,“一口气读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那种悲壮、豪迈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但彼时的俞江,正忙于河北省中小学教育的研究工作,对远在天边的先遣连故事读过也就放下了。他当然想不到,此后,自己竟会与先遣连结缘——

  2018年10月,正在筹备第七次象雄文化旅游节的俞江,突然接到阿里地委宣传部的请求:为进藏先遣连纪念馆撰写展厅脚本。

  “从援藏志愿者到援藏干部,像藏博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我都主持策划过好几次,这个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应该也不在话下。”俞江心想。于是,他匆匆应承下来。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撰写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展厅脚本,几个基本问题不能不弄清楚,如连队人数、出征时间、进藏路线等。当时,几乎所有关于先遣连的参考资料都是零散的,而且,一些纪实文学对许多细节的描写都带着主观色彩。“这当然不能作为纪念馆的资料来源!”俞江告诉我们,凡是涉及到先遣连的关键性问题,他都希望能从原始材料入手,一一核实。

  经过近一个月的思考,俞江心里有了眉目:查找档案。于是,他飞拉萨、走新疆、跑北京,搜寻与先遣连相关的记载,新疆军区档案馆、军史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党史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馆等,都是他寻找先遣连资料的地方。他甚至还去了先遣连党代表李狄三的家乡——河北省无极县里城道村。

  短短半年时间,俞江多次往返新疆、北京、拉萨等地,总行程超过6万公里,收集到的文字资料达3000万字、影视资料达60个小时。其中,对先遣连出征时间的准确把握,俞江可以说是第一人——他在新疆军区发给西北局和党中央的一份电文上有重要发现。该电报记载:“进藏建立据点部队已于七月卅一日由普鲁出发……”落款时间为1950年8月9日。这就明确了进藏先遣连出发的确切时间,为先遣连纪念馆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撑。

  从俞江那里我们还得知了先遣连许多未解之谜的答案。如部队到达扎麻芒堡的时间,有“8月29日”说、“9月中旬”说、“10月上旬”说,俞江通过翻找档案材料,确定是10月30日。又如先遣连队伍人数问题,135、136、138、139,都是正确数目,这是为什么呢?俞江解释说,出征的时候确实是135人,随后因伤病、牺牲等情况又陆续增派了人员。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真切感受先遣连进藏途中所经受的严酷环境,年逾五旬的俞江还多次尽可能地沿着先遣连走过的路,寻找他们当年所建的战壕、哨岗和“地窝子”等遗迹,收集他们在藏北高海拔地区遗留的物件。进藏先遣连纪念馆陈列的各种实物、图片,都是俞江通过实地考察得来的。

  阿里地区进藏先遣连纪念馆正式开馆,俞江也完成了他的神圣使命。但俞江认为,这只是个开始:“是阿里成就了我,我要留下来!”2020年1月,俞江把工作关系从河北调到阿里;在阿里地委、行署的关怀下,他的妻子也调到了阿里工作。

  与俞江交流,是一种享受。他的博学、健谈,给我们留下极深的印象。他从进藏先遣连纪念馆谈到象雄、古格历史遗迹的保护,再谈到阿里文化的传承以及如何看待一个民族的历史。他说:“当我们给别人展示一个圆的时候,你首先要画出一个边界,只有通过边界才能展示出这个圆。同样的,全面认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只有通过边疆,才能看到祖国的全貌。如果我们把这个边界画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形象就更鲜明了。”

  在阿里,还有许多像“阿里老俞”这样的人,他们不仅是“先遣连精神”的传承者,也是阿里历史文化的守护者。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