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烈士陵园:青山埋忠骨 精神励后人

2021年06月11日10:2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解放前的昌都是什么样子呢?

  在1942年出生于昌都县柴维乡的巴央记忆里,童年是一片灰色。当时的昌都县城没有医院,老百姓生了病只能求菩萨,或者在家等死;只有几所供贵族和领主子女读书的私人学校,穷人家的孩子一辈子都上不了学;出门全靠走路,从柴维乡走到昌都县城就要花上两天……

  1950年,十八军主力从四川乐山出发,途经康定、甘孜,挺进昌都,打响了“昌都战役”,昌都得以解放,世界屋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之后的昌都,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经历了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与西藏一起,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如今的昌都,高楼林立、道路整洁、立体化交通网络流光溢彩;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人民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受教育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自1950年以来,万千革命先烈、人民英雄舍身忘我,以生命为轮轴,推动“藏东明珠”放射人间异彩。

  一个阴雨绵绵的晨间,西藏日报社采访团一行人来到了昌都烈士陵园。

  漆红立柱,青瓦飞檐,大门上书写着“陵园”二字。门后延伸的石阶两侧有些许银杏树,被雨打落的树叶散落在湿漉漉的台阶上,颇有几分凄美的诗意。行至台阶尽头,写着“昌都烈士陵园”6个大字的牌坊映入记者眼帘,庄严肃穆。

  牌坊后的广场上,有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和枣树,零星叶子散落在地上。革命烈士纪念碑就矗立于广场中央,俯视着前来瞻仰、祭奠的后人。碑体正面刻着鲜红的“五角星”以及遒劲有力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基座上则是象征民族团结的同心圆环,其左右两边分别是用藏、汉文书写的碑文,落款“西藏昌都地区行政公署”。

  青山远黛,云天一色,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一种悲壮的沉默姿态矗立着,守护着它背后安眠的烈士们。那一排排墓碑,有些有较为详细的生平;有些则简单到只有姓名,籍贯不详、生平不详、牺牲时间不详;有些甚至没能留下姓名……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投身于雪域高原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逝后,身魂永眠昌都,共同见证着他们曾为之战斗过、奋斗过的藏东大地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与张国华、谭冠三将军等共同指挥了“昌都战役”的王其梅将军也安葬在陵园内。昌都烈士公墓站站长江永曲培介绍,王其梅将军缠绵病榻时,仍时刻记挂着西藏的建设,坚持写出了《关于西藏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对今后西藏建设的意见》等13份有关西藏工作的报告,生命弥留之际,嘱咐妻子请党把他的骨灰送回西藏。后经党中央批准,2014年7月老将军的墓从北京八宝山烈士陵园迁移到了这里。随着骨灰的迁移安葬,老将军终于回到他魂牵梦绕、无比挚爱的雪域高原,回到了他曾经艰苦奋战、深深眷念的藏东大地。

  王其梅将军如是,其他英烈亦如是。

  在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过程中,他们朴实践行着“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誓言;无私奉献着青春、热血、生命;倾情谱写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在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奋斗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凝结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1984年,为能够更好地祭奠和缅怀革命先烈,昌都地委、行署筹划开工建设昌都烈士陵园。建成后的昌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并于2000年进行了扩建改造,之后又3次进行维护修缮。

  2006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昌都烈士陵园为国防教育基地;2015年3月,昌都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命名昌都烈士陵园为昌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2016年9月,国务院批准昌都烈士陵园为国家级烈士陵园。“平时,昌都各界干部群众、烈士后代、学生等会来祭奠和缅怀革命先烈。”江永曲培说。

  伴随着风吹树叶的簌簌声,不知不觉,半天光景已过。沿着来路往出口处走时,记者看到了昌都革命烈士纪念馆。江永曲培介绍:“纪念馆仍在布置中,待整体完成开馆后,会有更多影像资料以便后人了解先烈事迹。”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英雄业绩永载青史。这些战斗在高原、长眠于雪域的英烈,他们为党、为国、为人民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像巍峨的达玛拉山万古屹立,如浩荡的澜沧江水奔腾不息,永远铭刻在各族人民心中,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而奋斗不息。(段增艳)

(责编:次仁罗布、吴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