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藏计划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38个7838套

张雪芳

2021年06月07日11:0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青藏铁路拉萨火车站保障性住房小区。图由西藏自治区住建厅提供

  国务院新闻办5月21日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中提到,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自治区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记者了解到,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41.4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33.4平方米。2021年,我区计划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38个7838套。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68岁的旺扎加措家在山南市措美县的一个乡村,听父母讲,以前一家人一直住在方块布搭的帐篷里,根本没有房子住。西藏和平解放后,1960年,旺扎加措一家四口分到了一座土石木头建的房子。后来,等家庭条件好一些了,又重新翻盖新房。目前,旺扎加措的父母已经去世,他和家人在拉萨买了房,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和平解放初期,西藏自治区住房总量不足3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平方米。从1959年到1978年,中央加大对我区住房建设的支援力度,新建了居民住房、职工住房和农牧民定居点,我区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1平方米。2009年,我区城乡人口总数达到290.03万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83平方米,农牧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62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水平由原来的严重不足已逐渐迈向小康水平。伴随国家一系列住房政策的出台,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为民务实的执政理念,不断调整住房政策,初步建立以廉租房、周转房、公共租赁住房、农牧民安居工程、城镇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到2019年底,我区农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41.4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积达33.4平方米,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共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72.8亿元,支持城镇保障性住房开工35.19万套。

  “安居”才能“乐业”

  确保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

  此外,西藏自治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6.6万人住上了安置房。曲水县四季吉祥村是我区首批易地扶贫搬迁点,2016年,洛桑念扎一家从曲水县白堆村搬到曲水县才纳乡四季吉祥村。“房子是政府分配的,新房子干净漂亮,出门就能买到日常生活用品,生病就医非常方便。”洛桑念扎如此概括他的新生活。“安居”才能“乐业”。如今,四季吉祥村周边建有万亩乡土苗木良种繁育基地、百亩连栋温室、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等,村民基本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洛桑念扎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西藏自治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藏北高海拔牧区、南部边境地区和藏东横断山区等地,易地搬迁成为摆脱贫困的合理选择。2016年以来,我区加大以扶贫脱贫为目标的易地搬迁力度,截至2020年,在海拔较低、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建成了964个易地扶贫搬迁区(点),26.6万人自愿搬迁。同时,全区产业扶贫资金的5%用于安置点产业发展,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累计下发资金36.18亿元,支持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39.97万户通过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告别了破旧的夯土房、石砌房等危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安全房。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76岁的果木桑住在拉萨市城关区绕赛社区热嘎麦大院。从四处漏风的土房子,到简陋狭窄的出租房。从一家几代人挤在一间半的小屋,到如今拥有各自的居住空间,不断改变的居住环境,让老人感受到了幸福生活就在身边。

  2002年,国家拨专款1.69亿元用于拉萨市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建设项目。改造结束后,果木桑和生活在老城区的群众逐渐告别了喝井水、用旱厕的历史。

  “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投资182.6亿元,建设干部职工周转房3.84万套,新建、改造公租房6.2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12.94万户。目前,我区住房保障已覆盖全区所有市地、县(区)和乡镇,初步构建了以周转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为主体,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2021年,我区计划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38个7838套。其中,改造城镇棚户区5432户,新建公租房2406套;计划新建周转房1万套。“十四五”时期,全区计划投资249亿元,建设3万套干部职工周转房、2.81万套公租房,以及城镇棚户区改造3.8万户,配套建设9.4万套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到2025年,基本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形成住房市场体系与住房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新格局。

(责编:次仁罗布、吴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