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格桑花儿开

2021年05月13日10: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薪火相传】格桑花儿开

  图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修复团队在拉萨修复文物。

  拉萨,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而对于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来说,从杭州到拉萨,一次次奔波,根本来不及欣赏美景,心中惦念的只有大量悬挂于殿堂或尘封于库房的急需保护的纺织类文物。

  为加强文物保护科技援藏工作,提高西藏文物保护科技能力,2014年10月11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在西藏博物馆正式成立。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动请缨,对口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和西藏考古研究所,开展纺织品文物科技援藏。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主要部门,技术部身先士卒,远赴高原,开展科学研究、保护修复、人才培养。

  中国丝绸博物馆先后承担了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管理处及布达拉宫管理处7项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在修复项目的同时,通过“以修带培”的方式培养西藏本地文物修复人员。

  唐卡多为实用品,长期陈设于殿堂之中,历经岁月的磨洗,在相对有限的保存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纺织品科研基地在接受罗布林卡对其中3件急需保护唐卡的修复委托后,即组织团队赶赴拉萨进行现场信息采集,随后编制保护修复方案。

  3件唐卡的主要病害在于所用裱布的破损。裱布为藏青色地妆花缎,其经线多处区域性断裂,造成妆花缎遍布破损。为此,修复采用传统针线缝合的物理修复方法,即选用与地部织物相同材质和颜色的素绉缎,裁成与裱布相同的形状,在不破坏唐卡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地杆部分打开,以最小干预将素绉缎衬于裱布之后,采用相应针法将两层织物缝合,以起到加固文物的作用。

  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前期修复唐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有效的加固方式。

  西藏博物馆的一件柱幡修复难度尤其大。柱幡由多块缎料拼接而成,分上、中、下三段。下段主体为黄色地折枝花卉纹金宝地,占幡长的一半还多,两侧幡手为红色织金缎,均破损严重,其经线断裂率超过一半,局部纠缠打结,糟朽脆弱。修复时,需先将散乱的纱线逐根仔细梳理定型,这是一个漫长而耗费精力的过程。每梳理一段散乱纱线后,便用与经线材质风格一致的丝线予以钉缝固定。修复的过程犹如为织物添加了一整套经线。而对于两侧的幡手,由于不光缺失经线,且纬线多有断裂,所以在整理纬线的基础上,又采用了透明的真丝织物绉丝纱,覆于理好的织物上,以起到全方位的保护作用。

  布达拉宫的天篷是体量最大的两件纺织品文物,长度近9米,宽近2.5米,面积达20余平方米。由于长期使用,天篷受到严重污染。修复前需要先对天篷进行除尘和清洗。天篷为面料与衬里缝合而成,体量偏大,为免褪色又不能浸水清洗,只能分区域逐块对面料和衬里实施清洁。修复时,亦是按区域缝合加固,并采用卷绕的方式,将加固后的部位卷起,逐步向前推进,直至修复完成。

  2020年9月,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中国丝绸博物馆所承担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至此,以楼淑琦为首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所有援藏项目。丝丝缕缕的修复过程,是充满智慧的技艺薪火相传的过程,考验了修复保护人员的功力、体力和耐力,更传递出对文物的敬意。

(责编:次仁罗布、吴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