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城郊县(区)蹲点观察:县域经济崛起添动力

刘洪明 田金文 李键

2021年04月04日13:33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拉萨城郊县(区)蹲点观察:县域经济崛起添动力

  近年来,西藏拉萨市各县(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文化旅游、牦牛育肥等产业,重点打造净土产业区域品牌,带动大批劳动力就近就业及稳定增收,县域经济正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不断探索创新牦牛传统养殖模式,近5年来,拉萨市大力推动牦牛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牦牛出栏率和商品率不断提升。

  位于达孜区唐嘎乡洛普村的西藏泰成乳业有限公司是产业扶贫龙头企业。“企业流转闲置荒地482亩和耕地500亩用于牦牛养殖和饲草种植,年流转费用达70多万元。村民将牦牛寄养到养殖场进行短期育肥,养殖场仅收取饲料钱,每头牛可增收1000多元。”西藏泰成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成贤说,公司还从周边招收工人,带动洛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346人就业,产业分红年人均达3000元,带动农牧民增收效果明显。

  “家里到工厂的路程只有几分钟,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29岁的洛普村村民巴珍说。

  拉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当雄县、达孜区、林周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5个县(区)采取企业、专合组织、家庭牧场、散户等多种模式,逐步加大牦牛规模化育肥力度,牦牛产业提质增效明显。3年来,拉萨市牦牛出栏量从每年8000余头提高到近2万头,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丰富的文化资源也给拉萨各地带来发展契机。2013年以来,域上和美集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当地群众可持续性增收。

  拉萨市城关区慈觉林村地处拉萨河南岸,曾较为贫困。近7年来,大型户外情景剧《文成公主》发挥先导和示范效应,带动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产业集聚。随着众创空间、非遗体验园等项目落地,园区逐步构建起以旅游演艺产业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

  受益于园区项目,慈觉林村村民通过参与建设、参加演出、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4000人以上。慈觉林村村民洛桑旦巴是慈觉林藏戏团的演职人员,在《文成公主》中担当群众演员。他说:“我不仅能在藏戏团学卓舞,还能额外挣一份钱,每月收入7000多元。”

  驾车从拉萨出发向西30公里,一排排藏式民居映入眼帘,这里是曲水县才纳乡四季吉祥村。近年来,通过“金融+基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四季吉祥村打起了“庭院经济”的算盘。“种植灵芝一年可以收两季,一年会有2000元收入,加上我和老伴在净土产业园工作,每人一天有120元的收入。”正在自家庭院温室大棚种植灵芝的村民达娃说,有公司收购不愁卖。

  5年来,拉萨市净土产业集团加大产销对接,打破产品销售壁垒,探索出一条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新路子。“以现代农业为抓手,集团下一步将打造3000亩循环农业基地,做到猪、鸡、牛、果蔬等全覆盖。”拉萨市净土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计划与尼木县、曲水县、林周县打造10个“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基地,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注入新活力。

  得益于各县(区)县域经济发展探索,拉萨快步踏入现代市场经济跑道。数据显示,2020年拉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8亿元,是2015年的1.7倍,年均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640元、18268元,是2015年的1.62倍和1.76倍。

(责编:次仁罗布、吴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