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渭城朝雨,浇灌科研种子

2020年10月27日10: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原标题:西藏民族大学的报道之四:渭城朝雨,浇灌科研种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咸阳、渭城区,渭河边就是关中八景之一——咸阳古渡。这个秦汉以来的渡口,几千年来都是中原连接祖国西北西南的咽喉,是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

  咸阳古渡旁的西藏民族大学,也是连接祖国西藏与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文化交流,促使思想火花在这里迸发,科研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大学之大,大在创新。建校之初,创新研究,服务西藏发展的种子,便被先辈们植入这所大学的基因之中。秦汉校区西藏民族大学文库里,至今珍藏着建校初期的一批批科研成果和著述,内容涵盖西藏地质、气候和高原医学等多个领域。当年这批科研成果,为西藏平叛改革、自治区成立,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半个多世纪,西藏民族大学一代代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在社科领域成果丰硕。

  近两年来,西藏民族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进一步凸显科学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直面西藏社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高原科学技术”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两大学科群,构建新的科研工作机制,科研成果服务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得到提升,并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

  2019年,依托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亚研究所等科研实体,围绕“一带一路”、高原环保、对外传播等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西藏民族大学开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9项,产出《西藏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十三对关系”)研究》、高原水污染处理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2020年,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立项名单中,西藏民族大学获批21项课题,其中18个项目与西藏直接相关,项目针对西藏的语言、文化、社会治理、风俗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通过科学研究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

  这是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团队两年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直接体现。

  “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科研工作者要‘顶天立地’做科研,不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要写在青藏高原上。”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凯介绍,两年来,带着特殊的使命,西藏民族大学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产出了一批智库成果,有多项成果获中央和自治区领导批示,尤其是2020年,学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21项,立项数在全国各科研单位中排名第56位。

  与科研成果相匹配的,是日渐充实和壮大的科研队伍。

  20多年间,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索南才让不仅见证着学校学科专业更科学的发展,更见证着学校研究团队人数从少变多、从弱变强,“民族学是一片沃土,如今,学院里有很多年轻的博士,我也总是鼓励年轻人做科研,如果有合适的课题,也会带头组成一个个子团队,带头搞研究,出成果。”

  随着学校办学特色的凸显和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西藏民族大学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一批学科背景高端、学术阅历开阔、专业造诣深厚的尖端人才加入西藏民族大学专业团队。

  如今,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团队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民族学、高原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分子机制与干预研究、藏药研发等领域。

  在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贺拥军看来,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既要“攥紧拳头”凝练科研方向,众志成城攻克课题,也要能“伸开手掌”,及时了解西藏各族人民群众最现实的重大需求,更要面向国内、国际学术前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鼓励大家提高科研创新意识,抓住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出一些更好的科研成果,造福西藏人民。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一部署为西藏民族大学多年来潜心研究的一批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责编:郝洁、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