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小康万象新

温凯 洛桑旦增 赵书彬 陈林 韩刘

2020年08月14日10:36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筑梦小康万象新

  图为加布(右)在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西红柿大棚里专心致志地打理植株。温凯 洛桑旦增 扎西罗布 摄

  8月的噶尔县,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红柳花开,草木含笑。

  与季节相映衬的,是这片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展现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以及老百姓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2016年以来启动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深刻改变了这片土地的面貌和群众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阿里篇章正在这里生动地上演。

  2017年退出贫困县,4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582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成为阿里地区7个县中第一个脱贫摘帽县。这份噶尔县脱贫攻坚交出的答卷里,不仅仅是一串串数据,更有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人物与故事……

  易地扶贫搬迁:

  索南益西的新生活

  走进索南益西位于噶尔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康乐新居的家里,很难相信他曾经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墙壁、地面和暖廊也进行了精致的装修,小康气息扑面而来。

  但在从噶尔县门士乡搬来之前,由于家里有8口人,牲畜和草场又严重不足,索南益西的日子确实过得紧巴巴的,平日里连肉都不敢多买。

  今年55岁的他本以为一辈子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过去了,三年前,命运却发生了重大转折: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他们全家与噶尔县其他103户贫困户一起搬进了康乐新居。

  康乐新居地处狮泉河镇东郊,总共建设住房714套,目前已搬入噶尔县等5个县的714户2952名贫困群众。该项目配套建设了水、电、路、讯、网、暖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中心、警务室、幼儿园、村居组织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是阿里地区搬迁规模最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最全的易地扶贫搬迁点。

  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康乐新居从投入使用伊始,就配套了多个产业项目,吸纳群众就业增收,并成立了综合专业合作社,负责服装地毯加工厂、商铺、超市等实体经济的经营管理。

  尽管过去收入不高,但索南益西踏实肯干的精神在乡里是出了名的,因此,搬来没多久他就被推荐为超市的经理,一口气干了两年,并攒下了不少积蓄。去年,他在康乐新居中心商业广场租下商铺,开起了茶馆,这下年收入迅速增长到7万元,不仅自己成功脱贫,还聘用了2名贫困群众在茶馆当服务员。

  “我的茶馆味道好、服务不错,价格也很公道,所以老百姓都喜欢过来喝茶吃面。”说起成功经验时,索南益西谦逊地说道,“我今天的生活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扶下实现的,今后要更加努力帮助更多的群众一起致富。”

  在知天命的年纪还能够创业脱贫,索南益西的经历代表了噶尔县751户3105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活的转变:他们走出世代赖以为生、吃不饱也饿不死的草原,过上了城里人的小康生活,迎来了注定更加精彩和美好的崭新人生。

  产业项目带动:

  加布的新工作

  在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的西红柿大棚里,来自左左乡的加布正在细心地给植株绕秧。从他熟练的手法来看,很难想到就在4个月前,他还仅仅是个只会放羊的牧区汉子。

  “加布他们学得又好又快,已经基本掌握了绕秧、打茬、授粉这些蔬菜种植技术,此外他还要负责给园区的苗木浇水和维修大棚,非常勤快。”一旁的技术员史培能欣慰地看着加布说道。

  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是康乐新居的配套产业项目,总投资9000余万元,建设了215座温室大棚,包括各类蔬菜、水果和鲜花大棚,以及花卉展示售卖区,每年收取租金90余万元,解决就业近百人,并且还在逐年递增。群众在园区就业不仅能赚取不菲的工资,还能接受专业培训,学到种植技术。

  “我也是听乡亲说园区里能挣钱还能学技术才过来的,来了之后非常满意,一个月工资有6000元,实在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多向老师学习,用自己的本事改善家里的生活。”加布乐呵呵地说道。

  截至目前,噶尔县8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并交由农牧民合作社运营,2019年,昆莎乡现代农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带动220户628人受益,实现分红127.76万元,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狮泉河镇康乐新居商品房建设、噶尔县生态产业园扩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建设、噶尔县产业园就业园等项目带动705户3018人受益,实现分红84.5万元。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举办餐饮培训、装载机培训、挖掘机技能培训、服装加工厂培训等各类培训20期415人,实现就业177人,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2613人次,创收2874.67万元。

  放下羊鞭,种上蔬菜,学到技术,领取工资——加布的新工作,实在很不错。

  边境小康村建设:

  嘎玛拉姆的新房子

  6月18日的噶尔县扎西岗乡鲁玛村晴空万里。这一天,嘎玛拉姆与全村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面带灿烂的笑容,迎来了翘首以盼的边境小康村新居入住仪式。

  鲁玛边境小康村项目建设总投资3281.66万元,惠及群众117户371人,其中新建房屋42户,改扩建45户,维修30户,该项目的建成将全面提升鲁玛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鲁玛边境小康村的稳定发展、长治久安,展现阿里边境村庄发展新面貌,是噶尔县乃至阿里地区维护边境稳定、巩固祖国边防、维护领土安全、展示国家形象、改善边民生产生活的示范项目,是“山这边比山那边好”的样板工程。

  同时,鲁玛村还配套实施了投资264万元的美化绿化村居环境工程,在村子周边种植班公柳709棵、小叶青海杨11496棵,极大地改善了村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嘎玛拉姆曾经是鲁玛村里的一名贫困户,因为家里人口多、牲畜少,生活一直富不起来。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鲁玛村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她和丈夫嘎玛达卓分别在合作社的商店和砂石场务工,两人每年有总计近1万元的分红,加上国家给予边境群众的各项补贴和福利,全家终于顺利脱贫。在此次的边境小康村新居分房中,有7口人的嘎玛拉姆一家分到了总面积210平方米的独栋独院别墅式新房,是全村最大的一套房子,惹来了乡亲们一阵羡慕。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住进了这么好这么大的新房子,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来报答党和政府的恩情!”站在窗明几净、宽敞整洁的新房前,嘎玛拉姆激动地说道。

  入住仪式上,包括嘎玛拉姆在内的十余名群众代表,从噶尔县有关领导手中接过了象征正式入住的“大钥匙”,大家个个开心得合不拢嘴。随后,县文工团的演员们和群众一起跳起热烈的舞蹈,唱起欢快的歌曲,共同拥抱小康、迎接未来,明媚的阳光下,将他们雀跃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责编:郝洁、柴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