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新春走基層】

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在萬畝荒灘上種出好日子

人民網 李海霞
2022年01月24日09:55 | 來源:人民網-西藏頻道
小字號

大寒時節,狂風呼嘯。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涅如堆鄉藏細綿羊育肥農牧民專業養殖合作社(簡稱“合作社”),牧民佔堆正忙著給上千隻羊投喂飼料。他笑著告訴記者:“自從我們這兒開始人工種草后,就建立了合作社,羊統一養在合作社裡,冬天再也不用去很遠的地方放牧了,日子也比以前過得好了。”

以草養畜

育肥、銷售兩不誤

說起曾經的家鄉,涅如堆鄉的老百姓有一肚子苦水。“我們這兒是個大荒灘,‘特產’就是風,從春刮到冬,沙塵滿天飛,屋子裡到處都是灰,玻璃窗根本擋不住。”

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不僅長不出肥美的牧草供給牛羊,也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我們這兒什麼都缺,唯獨不缺地。可是要想讓這塊貧瘠的地發揮價值,就得下苦功夫。”涅如堆鄉鄉長嘎瑪旦達說。

飼養員投喂飼料。人民網 李海霞攝

收割牧草。圖片由涅如堆鄉提供

時間倒回2015年,康馬縣政府准備在這裡人工種草。來自西藏自治區農科院、林草局等系統的專家們展開了調研,通過改良客土,試種了500畝。“剛開種了好幾個品種的草,試驗兩年后發現燕麥草、綠麥草最適合,便擴大了規模。”嘎瑪旦達介紹,“期間,政府支持力度很大,老百姓非常高興。”

牧民靠牛羊,牛羊靠草場。看著眼前荒灘上長出的草有一米多高,大家伙兒樂壞了。“以前我們這兒哪裡有這麼高的草呀,超不過10公分,稀稀拉拉的,牛羊吃了也不見壯。”

一人高的飼草。圖片由涅如堆鄉提供

牧草試種成功后,當地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如今已經達到2.3萬畝了。每年鮮草產量達3萬噸,青干草總產量2000噸,總產值達480萬元。

“以前總擔心牛羊吃不飽、不長肉,一隻羊還不到60斤,瘦瘦的,看著很可憐。現在一點都不擔心了,你看我們的羊,一隻有100多斤呢,長得多好!”佔堆指著眼前歡脫的羊兒,滿臉笑容。

從飼草短缺到增草有效,從牲畜瘦削到育肥有效,牧民們在荒灘上種出了奇跡。

以草養人

就業、分紅同富裕

萬畝草場不僅讓當地牛羊都吃飽了飯,也讓百姓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每年要預留300噸自給自足,剩下的都會銷售出去,獲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來分紅,一部分投入到合作社裡。”嘎瑪旦達說。

基於萬畝人工草場,涅如堆鄉成立了合作社,不僅讓各家各戶拿到了分紅,還解決了部分百姓的就業問題。“合作社的羊都是村民入股的憑証,年底可以按照每隻70元的標准拿到分紅。去年有400戶村民參與分紅,共計25萬。”該合作社負責人立新介紹,“除此之外,合作社還吸納了項目區的200多人就業,每年兌現工資120—130萬元。其中固定崗位14人,每月工資4500元。”

合作社裡的藏細綿羊。人民網 李海霞攝

合作社成立后,還解放出了一部分年輕的勞動力。“以前放牧,每戶都得出人,甚至有些全家上陣,一家人的生活全‘綁’在幾隻羊上了。自從成立了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大家再也不用擔心牲畜吃草和出欄銷售問題了。很多年輕人也選擇學一門手藝或者外出打工,家裡多了一份收入。2021年,轉移勞動力2900余人(次),創收1060萬元。”嘎瑪旦達介紹。

不僅如此,育肥后的藏細綿羊很受市場歡迎。“光從重量上來說,羊的體重比以前增加了兩倍。”立新介紹。目前,該鄉藏細綿羊年存欄量能達到2萬隻,年出欄量6000余隻。市場價是16—20元/斤,百姓收入也比以前翻了一番。

從靠羊維系基本生活到靠羊就業分紅,牧民們在荒灘上種出了“金元寶”。

以草養業

生態、產業齊頭進

雖是冬季,但收割后的草場依然散發著生機,還有人在上面放牧。立新說:“這些草根夠牛羊吃一個冬天,牧民們不用再趕著牛羊去山裡,又冷又凍地受罪。”

綿延8公裡的人工草場,讓百姓日子過富足了,也讓當地生態有了好轉。

夏季人工草場。圖片由涅如堆鄉提供

冬季人工草場。人民網 李海霞攝

“風小了,灰塵也小了,我們終於可以穿干淨的衣裳了。”

“一到夏天,附近的人都來這裡過林卡、拍照,特別熱鬧。”

“土壤環境改善了很多,可以種出青稞、油菜了。”

……

採訪時,當地百姓你一言我一句,無不透露著幸福感。

“眼下還有很多空地,下一步有擴大種植規模的打算嗎?”

面對這個問題,嘎瑪旦達說:“也許以后會擴大,但目前我們還是以保護生態為重,確保草畜平衡。因為澆灌草場和部分農田,引用的是涅如藏布的水,節約水源也是重點考慮因素。未來,如果澆灌等更加便利,會考慮進一步做大做強。”

過去幾年,這片草場作為脫貧攻堅產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今,它又成了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打成捆准備銷售的青干草。人民網 李海霞攝

生產出來的顆粒飼草。人民網 李海霞攝

在合作社有一間飼草加工車間。嘎瑪旦達介紹:“下一步我們要結合鄉村振興,增加飼草的附加值,將青干草充分利用起來,生產顆粒飼料。目前,車間在試運行階段。已經加工了160噸。這些飼料中混合了玉米、大豆等,既提高了青干草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也降低了運輸成本,很受市場歡迎。我們還想做綠色商標,打品牌知名度。”

6年,2.3萬畝,青干草累計生產1萬余噸,總產值2300余萬元,百姓就近就便就業,累計分紅360萬元……從吹風“吃土”到筑起一道綠色屏障,從脫貧攻堅到振興鄉村,涅如鄉在荒灘之上探索出了一條生態保護、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