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經營,偏遠快遞網點收入增多
清晨7時許,在海拔3800多米的西藏日喀則市,天剛蒙蒙亮,一輛藍色卡車停在中通快遞日喀則公司的分揀倉庫門口。來自各地的5000余件包裹被快遞工作人員從車上卸下,放在傳送履帶上,經過分揀,它們將會被分配到日喀則各地。
中通快遞日喀則公司工作人員付相府是一個“95后”,從事快遞行業5年多,從普通快遞員到現在的管理者,他是當地快遞物流行業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証者。“這裡地廣人稀,對物流行業的發展限制較大。”付相府說,“不過,我們採取了各種措施改善經營,這幾年快遞單量持續增長,越來越紅火了!”
市場擴張帶來更多機會
2016年,重慶小伙付相府來到日喀則。他所在的公司,是中通快遞物資下行日喀則的第一站。來自全國的包裹在此分揀,而縣域的快遞點經營者則要來此取貨。
付相府回憶說,那時候,每天早晨六七點,自己和同事就來到倉庫分揀包裹。當時包裹數量不多,一天不過三五百單。然而,手工分揀幾乎讓人消耗了全部力氣。到了冬天,手被凍裂、凍傷,幾乎是家常便飯。
“2016年前,我們正處於前期投資建設網點階段,當時公司虧損不小。”中通快遞日喀則公司負責人左曉鋒說,“但是,我們從日漸增長的快遞單量中看到了機會,現在我們已扭虧為盈。”
近年來,隨著日喀則市群眾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電商持續向下沉市場滲透,左曉鋒、付相府感受到了變化——當地物流快遞的市場規模明顯擴大,越來越多縣城和農村的消費者開始使用電商。
基礎設施的改善也在推動快遞提速。在付相府的記憶裡,4年前,包裹從日喀則到東部省會城市,可能要花兩到三周時間。現在有了航空直達的線路,多數地方的包裹可在三五天送達﹔陸運也比以往快捷許多,“從江浙滬到日喀則,也就是一周時間。”
在規模增長的激勵下,公司的效率不斷提升。雖然貨量增長了,但如今付相府每天早晨隻需要一個小時即可將全部貨物分揀完畢。“公司的人多了,分工明確了,也換了新的分揀設備,效率大大提升了。”他說。
然而,一些困難依然存在。對於中通來說,送到日喀則的包裹要通過市區的快遞員和10多個縣域加盟商,送達生活在18萬平方公裡上的80余萬群眾,其中最遠的一個縣,距離日喀則市區足有600多公裡。
要把包裹送到如此廣闊而分散的客戶手中,物流網絡如何降成本、增利潤?快遞從業者一直在探索。
配送商品多樣化提升單程效率
日頭漸西,天色近暮,雪山被染成金色。
崗巴縣快遞經營者李亮開著小貨車,卻無意欣賞這高原上的壯麗景觀。“晚上9點前必須到崗巴縣城,前面還有好幾座山要過嘞。”
這個漢子已經奔波了一整天。一大早,他就從店面出發,驅車3個多小時,前往日喀則市區取貨。沿途大多數是山路,車子不敢開快。
到了市區,他直奔中通物流的倉庫。與此同時,付相府和同事們已經完成了分揀工作,如小山般堆積的貨物分門別類,即將交給像李亮這樣的縣級網點經營者。
李亮的快遞網點對接的不止中通一家,申通、韻達等公司的倉庫,他也要跑一個遍。“平均算下來,全縣一天的包裹有200單左右。”李亮說。
然而,這依然不能填滿李亮的運輸車。作為縣城裡除郵政之外唯一的快遞經營者,李亮跑的路線不僅是從日喀則延伸至崗巴縣的物流通道,也是縣城小商鋪與外界進行物資交換的重要渠道。
“高潔,給你帶的菜!”晚上9點,終於到了崗巴縣城,李亮把車停在農貿市場的一家店鋪門口。這時,店老板走出來,把新鮮的果蔬從車上搬到自己的店鋪裡,然后掏出手機,把運費轉給李亮。
這是縣城裡商戶“委托”的業務,“我們往返日喀則一趟,不少利潤是靠‘帶貨’賺到的。”李亮說,由於崗巴縣位置偏遠,縣城的一些商鋪在市區訂購商品數量少,供應商不願意配送,商鋪店主隻能通過李亮這樣的“帶貨郎”把商品帶回來。
對縣級網點經營者來說,往返城區和縣城,無論包裹量多少,時間和車輛油耗是不變的。因此他們往往在提高單程效率和收益上想辦法。如今,像李亮這樣的“帶貨郎”還有不少,他們的貨車裡,既有快遞公司的包裹,也有縣裡商鋪“委托”購買的商品。最大化地利用線路,是他們降低成本、提高收入的關鍵。
快遞網點成了線下“流量入口”
每到中午、晚上,李亮的快遞經營點門口總是很熱鬧。1萬多人的縣城,每天都會有100多人來網點取件。“不少是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李亮說。
這是他在開設快遞網點前就想好的生意。兩年多前,李亮已經開設了一家面店,出售制成的面條等面點加工品。承包下隔壁的門市作為快遞網點,李亮心裡有盤算:“快遞點的往來人員多,也能刺激面店的銷量。”
果不其然,每到下班的時候,人們三五成群來取件。“大家順手在我的鋪面裡買些面點帶回去,面店生意好了不少。”李亮說。
為了幫助網點經營人員盈利,付相府也當上了業余的商業咨詢,他跟很多人說起過李亮把網點打造成線下“流量入口”的例子。“在縣城,快遞點往來人員多,順帶做些小買賣會比較容易。”付相府說,“取快遞的人順手買瓶水、買點零食,都是很常見的消費行為,如果取快遞的人多、消費頻次高,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貨物抵達縣城,通過門店和快遞員觸達消費者,這是物流運輸的“最后一環”,也是很多網點經營者直接和消費者打交道的環節。看似最直接簡單的服務,其實也有生意可做。
在縣裡,很多人都有快遞員的聯系方式。有時候,快遞員會幫消費者安裝電商的手機應用,教他們如何使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學會了在網上購物,網點的單量自然也就更大了。
“物流,聯系起無數消費者和經營者。我們是市場的一分子,我們也在不斷改變著市場,讓消費者更快、更便宜地獲取商品,讓經營者更好地銷售、獲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但收獲了利潤,也收獲了個人的成長。”付相府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5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