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我自己畫的,這一幅客人馬上就要過來取了。”邊巴向記者介紹著眼前栩栩如生的唐卡,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作為唐卡藝人,邊巴每個月都有上好的作品出手,遠近聞名。而這些頗具口碑的作品均出自其自己開辦的藏族傳統唐卡繪畫工作室,並幫助了5名貧困生學習唐卡藝術,盡心盡力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現在就跟隨記者的腳步走進這位唐卡藝人的故事。
遠近聞名的達東村,家家戶戶都是新修的藏式小院,明亮的窗戶,干淨整潔的院落布局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邊巴的工作室就開辦在達東村六組的家裡,在其不足60平米的工作室內,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幾幅唐卡作品,有已經制作完成的,也有正在制作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邊巴向記者介紹,這些唐卡作品都是客人找自己定制的,一幅普通大小的唐卡大概可以賣到五六千元左右,每個月都能接到好幾份這樣的訂單。雖然收入不是很豐厚,但這樣的生活對於十幾年前的邊巴是怎麼都沒有想到的。
時光回溯到2004年,邊巴家還是以務農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雖然日子過得不算富裕,但父母健在,家庭和睦,邊巴也享受一個家應有的歡聲笑語。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一年,邊巴的父母去世了,年僅18歲的他不得不和比他大4歲的哥哥相依為命,自此開始,通過村級民主評議,邊巴家也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雖然有政府的扶持,但邊巴心裡十分清楚,單單依靠僅有的土地,沒有出頭之日。於是,他外出四處打工,在不斷增長社會經驗的同時,知曉了擁有一技之長的重要性。認真思索之后,他拜師西藏繪畫藝術學校丹巴繞旦教授,向教授學習藏族傳統唐卡繪畫技法。在邊巴的記憶中,那時候的時光雖然苦但是充滿期望,“那時候經濟來源比較少,日子過得相對拮據。但向老師學藝,老師是免費交我的,看到自己每天都會有進步,兩三個月也有自己的作品出來,還是很欣慰。”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刻苦鑽研,邊巴在繪制唐卡上小有收獲。2013年,他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唐卡技藝專業人才,並逐步開始出售自己繪制的成品唐卡。“制作一幅唐卡,需要制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等一整套工藝程序,每一個環節都有繁復嚴格的要求。剛剛開始學習唐卡的時候,畫一幅普通大小的唐卡需要兩三個月。現在越來越熟練了,一幅普通大小的唐卡僅需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了。”邊巴說,“人生中出售的第一幅作品是一幅白度母的唐卡作品,當時賣了2500元錢,心裡非常開心,越來越覺得日子開始有盼頭了。”
憑借自己認真細心的態度,邊巴的作品也越來越深受人們的認可。2016年5月,他的作品成功入選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西藏唐卡畫院舉辦的《“指尖神韻”藏族唐卡大師丹巴繞旦師徒作品展》,得到恩師及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贊揚。2017年,他在村裡開了一家藏族傳統唐卡繪畫工作室,工作室雖小,但他繪制的唐卡廣受歡迎,每年純收入能達到10萬元左右。在自己生活得到改善后,邊巴也自願承擔起幫扶他人的社會責任,如今34歲的他先后幫助了5名貧困生學習唐卡藝術,並盡心盡力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
作為一名唐卡繪畫師,邊巴靠自己的雙手走上了小康致富路,他的筆下展現出的不僅是他在唐卡界的高超技藝,也記錄了其走上小康致富路的過程。他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實現創業致富的事跡,影響了全村乃至全區的眾多人群,他們深受鼓舞,表示將從邊巴的先進事跡中汲取力量、堅定信心、努力奮斗,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譜寫自己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