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們仁欽蔡村八組村民住的房子,旁邊的房子一樓是扶貧洗車場,二到四樓是出租房,我們還打算在最上面再修一層來開茶樓。”順著達娃手指的方向,一座座整齊有序的小樓入目可見。
今年54歲的達娃是娘熱街道仁欽蔡村村委會副主任、八組組長,更是這個村組的致富帶頭人。出生於日喀則的達娃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打工賺錢,修過公路蓋過房子,也賣過羊皮和牛皮。這些經歷讓他很早就明白一個道理:“隻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賺錢致富。”
2007年,在拉薩生活的達娃覺得藏式家具這一塊有很大的商機,他騎著自行車在城關區考察了兩天,便下定決心,用自己以往打工所賺的錢開一家藏式家具廠。
2011年,達娃入了黨,同時被選為仁欽蔡村八組的組長。村委會希望他能夠帶領八組的村民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奮斗之路。對此,達娃堅定地表示:“我是一名黨員,我富不算富,要帶領大家一起富,那才是我的本事!”
當時,城關區娘熱街道仁欽蔡村八組是貧困組,每戶村民僅有兩間土坯房,沒有土地,沒有牲畜。達娃在進行入戶調查后,針對村組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決定以發展集體經濟增收脫貧為主線,最終實現全面致富奔小康。
“首先是讓貧困群眾擺脫‘等靠要’思想,那時我每周都要開會,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鼓勵大家通過勞動致富。”因為村組的事情過於繁瑣,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達娃將自己的家具廠賣掉,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八組村民逐漸轉變了思想,願意出去工作,願意靠自己的雙手致富。在城關區環保局當司機的普布次仁感激地說:“以往我隻知道依靠國家低保過日子,天天喝酒混日子。達娃將我當做自己孩子一般苦口婆心地教育,我真的非常感激。”
為了讓八組其他沒有勞動力的村民,生活也能夠好起來,達娃通過多方協調爭取資金和項目,採取“國家扶持+政府投資+村民投勞折資”的方式籌集資金,2012年至2013年間先后修建起了扶貧洗車場、扶貧出租房。同時,達娃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先后爭取到15萬元的飲水項目及30萬元的“短平快”項目,並自籌資金3.5萬元在村裡安裝了路燈、監控等設施設備,切實解決了村民飲水安全和出行不便等實際困難。
2017年,達娃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從城關區扶貧辦爭取到了274萬余元的“扶貧洗車場擴建”項目,並自籌資金70.85萬元擴建扶貧洗車場,在扶貧洗車場樓房上蓋起了全新的扶貧出租房,不僅為八組村民們開拓了新的增收點,還帶領仁欽蔡村其他組的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起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達娃不僅是工作上的“大能人”,更是村民眼裡的“貼心人”。每年,達娃會給予組裡考上大學的孩子1000元的經濟獎勵,鼓勵他們好好學習,感恩黨的好政策。八組村民張義忠是個殘疾人,還帶著兩個女兒,隻能靠撿廢舊物品為生,達娃便經常給他送些生活物資,還解決了兩個孩子買文具書本的錢。
如今的仁欽蔡村八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達娃的帶領下,全組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2019年,每戶分紅6000元,比上一年漲了1000元。如今村民們住著寬敞明亮的新房,整個村組充滿了活力,每個人都積極向上,為更好的生活努力奮斗。
達娃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我會繼續結合村組實際情況,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開展各種便民項目,帶領村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