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美的草甸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清冽的泉水折射出迷人的色彩﹔牦牛遍布山坡,悠閑覓食嬉戲……在這裡,生靈與自然相得益彰、和諧統一﹔在這裡,小康之路正徐徐展開。
這就是位於班戈縣尼瑪鄉吾前村巴拉家的牧場。牧場主人叫巴拉,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黝黑發亮的臉上常常挂著腼腆的笑容。可5年前,巴拉還在為家裡牧業發展犯難。
“過去家裡牛羊多,但草場面積小,每到冬春季節,五六千元的飼草料不夠吃,牛羊掉膘、病死情況多。”這不僅是巴拉一家面臨的難題,更是尼瑪鄉乃至班戈縣發展牧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多年來,尼瑪鄉固守著“傳統單一、靠天養畜”的放牧模式,牲畜多的草場少、牲畜少的草場更少,牛羊損失卻無計可施:既不能產生經濟效益,還破壞了生態環境,惡性循環之下,日子越過越艱難。
冬春季飼草料短缺、牲畜病死亡率高,奶產量低、收入少……如何走出困境,讓巴拉家犯了難。
“嘎爾多啦!跟你商量個事兒,咱們兩家的草場能不能進行合並……”2015年春,眼看面臨著又一波損失,情急之下,巴拉敲開了鄰居家的門。
嘎爾多家沒有牦牛,隻有幾隻綿羊,草場面積667.48畝﹔而巴拉家牦牛50多頭、綿羊100多隻,草場面積1887畝。相比之下,巴拉家的草場載畜量就多出了好幾倍,草畜不平衡導致草質一年比一年差。
嘎爾多回家算了筆賬:草場租金按1畝地每年2元計算,667.48畝近1500元﹔在牧場打工一天有100到150元收入﹔ 每年冬宰賣出的牛羊肉可享受5000到1萬元不等的分紅。一年下來,僅這3項收入就相當可觀了。
“劃算!”兩人一拍即合,簽訂了草場流轉合同。
緊接著,覺得“劃算”的,先后還有達多爾、珠羅、索珍、仁珍、決益、次列平措、貢嘎益西等7個牧戶家庭。他們家的情況大多是牲畜少、草場面積相對較大,這正好與巴拉家形成優勢互補。
一次偶然的機會,巴拉得知通過種植優質耐寒青稞飼草料,可以緩解冬春季牛羊“補飼”的壓力,於是也想嘗試。很快,在班戈縣科技局組織下,巴拉遠赴青海學習人工種草和牲畜育肥技術。經過14天的培訓,他不僅掌握了如何在高原種植草料的技能,還知道了通過科學“補飼”可以實現牧業提質增效。
2015年6月15日,一塊寫著“班戈縣尼瑪鄉吾前村高寒牦牛生態家庭牧場”的牌子挂在巴拉家門旁——巴拉通過流轉草場3895.28畝,組建起一家以牦牛育肥和奶制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家庭牧場,這也是自治區第一個現代化生態家庭牧場。
在巴拉一家緊鑼密鼓籌備新型牧場時,班戈縣的惠民政策也相繼到位:2015年8月,班戈縣從牧區改革經費中撥出12萬元,為巴拉家庭牧場修建了一座佔地200平米的牲畜棚圈﹔2016年7月,班戈縣為巴拉家庭牧場出資6.5萬元的保暖井(安全飲水工程)也投入使用……
每年5、6月間,巴拉家庭牧場以“種養結合、以種輔養”方式,在流轉草場中開出10畝用於人工種草,到11月份可收獲1萬斤優質鮮草料,有效保障每年70余頭育肥牦牛冬春季增肥提膘。
“在牲畜飼養方式上也有改進,根據牲畜年齡實行分批飼養+‘兩個6’制度,即6小時草料飼養、6小時天然飼養,可明顯縮短牦牛出欄時長,並解決草場生態平衡問題,還能提高奶產量。”巴拉向記者介紹,“與過去相比,牦牛出欄可縮短1年多。現在,每頭母牛日產奶量從2斤增長到2.5斤,奶質也有很大提升。”
為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巴拉家庭牧場積極加快牧業專業化、集約化發展道路,有意識對牲畜結構進行調整。“母牛數量多一些,產奶量就會增加。奶渣、酸奶、酥油等奶制品多了,收入也就提高了。”巴拉說,家庭牧場在單一發展牦牛育肥與奶制品加工的過程中,成年母畜保持在一半以上,有效保障奶制品產量﹔同時,通過牦牛育肥技術,每年集中培育牦牛65頭左右,出欄以后,淨收入達七八萬元。過去,家庭牧場年總利潤3到4萬元﹔現在,年純利潤達到15萬元以上。
“家庭牧場作為現代牧業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在草場流轉的基礎上,把無畜戶草場流轉到牧場中,不僅盤活了草場、擴大了收益,還實現了從家庭牧業向現代牧業的提升和草畜平衡。從這一點上來說,巴拉家庭牧場是牧業轉型發展的一個成功案例。”班戈縣科技局局長龔成喬說。
觀念一轉天地寬。巴拉大膽創新、主動嘗試,在牧業轉型的道路上始終走在前列。如今,巴拉家庭牧場不僅實現了收入的跨越式增長,也充分保護了牧場生態平衡,實現草畜養殖一體化循環生態牧業發展模式,為牧區發展、牧業增效、牧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巴拉家庭牧場示范作用啟發下,班戈縣新登記注冊27個家庭牧場,帶動從業人員1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