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小建《怒江深處的回憶》一文,1978年的白托村是這樣的:“從洛隆縣到白托村,騎馬要騎兩整天,隻有一條牛馬踩出的小路……當時的生產工具是極其簡陋的……沒有郵局,沒有電,也沒有電話……文化最高的人是藏文小學四年級畢業……沒有衛生室,更沒有醫院……生活特別簡陋,特別窮苦……”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白托村發生了歷史性轉變,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而今,白托村已是道路通暢、交通便利,通了自來水、有了穩定的電、4G信號全覆蓋﹔有了幼兒園,也有了大學生﹔有了衛生室,也有了村醫……
白托,藏語意為“山頂”。白托村,海拔4300米,位於當地群眾口中的“拉卡瓦山”的山頂。今天,記者帶著你,走進怒江上游大山深處的白托村,感受黨的政策和光輝為山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樣樣改變將新生活“送”到眼前
從新榮鄉去白托村,先沿怒江左岸的通往達龍鄉的柏油路行駛十分鐘,再折向怒江的支流達曲河前行,之后全是砂石路。跨過一座水泥小橋后,便是不到十公裡的盤山公路,此時海拔卻急劇上升了約800米。時不時,還能看到騎摩托車外出的白托村民。
砂石路的不遠處有一條約80厘米寬的小道,向山上蜿蜒延伸,那是白托村群眾以前連接外面的“橋梁”。一路同行的洛隆縣醫保局局長、駐白托村工作隊隊長四郎陳列告訴大家,這條簡易砂石路是2017年通車的。如今,村裡家家都有摩托車,甚至還有汽車,靠步行和騎馬出行的方式已成為過去。
剛到村裡,就聽見了挖掘機作業的聲音。隻見一輛挖掘機正在埋頭作業,一條條溝渠通向四面八方。站在一旁觀看的村民其布瓦忙著說,這是縣裡在給我們鋪水管,4月底就開始施工了。
縣政府考慮到白托村原有取水點老舊的問題,從今年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扶貧整合資金中劃撥146萬元,在原有通水的基礎上,為白托村新建取水口2處、蓄水池2座、管道4公裡,解決白托村飲水問題。
這樣的惠民工程,村民忙不停地拍照發微信朋友圈。如今通信已不是問題,4G信號全覆蓋。村委會副主任卓雄面帶笑容說:“2014年6月村裡就建起了通訊基站。”
在村民布瓊的記憶中,沒信號之前,有事都是鄉裡干部帶口信,大家再到鄉裡回電話。那時候全村隻有幾戶人家有手機,現在,家家都有了手機。也不用愁沒電,2016年就接入了藏東電網。
布瓊的兒子仁青尼瑪在上海珠峰中學讀高二,經常能和兒子視頻見面。“每到學校許可的時間,孩子都會和我們視頻聊天,談談學習,聊聊近況。”
生活質量的提升不斷增強村民獲得感
在福建師范大學平潭附屬中學上高中的西尼瑪和仁青尼瑪是白托村考上西藏內地班的學生。他倆和在西南民族大學讀大四的次仁達瓦是白托村人的驕傲。
“他們都是從村裡教學點走出去的好學生。”已代課40年的老師四郎旺加,親歷了白托村教育的巨大變化。2018年,白托村原有的紅旗教學點並入新榮鄉中心小學。在教學點原址上,國家投資194萬元修建了白托村幼兒園。
22名孩子,在老師四郎旺加和索朗旦增的教育下快樂成長。有時候,調皮的孩子還會大膽說出自己的夢想。這不,正在和同學玩積木的6歲的拉西,猛地回頭跟老師大聲喊道,“我長大了也要當幼兒園老師,幼兒園太好玩了。”
索朗旦增告訴記者:“孩子可以在幼兒園午休、吃飯,生病了就送村衛生室。”
村衛生室位於新村委會內,一間藥房、一間治療室,配備了常見西藥、藏藥。兩名村醫俄西卡和卓雷卡輪流值班,給群眾看個頭疼腦熱的常見病不是問題。
如今,白托村村民生病都不拖了,“老百姓生了病,隻有挺著”早就見不著了。
2019年8月3日,村民其珠家添了個孫子,名叫永忠達吉,是在洛隆縣人民醫院出生的。除了孫子永忠達吉,3歲的孫女日布瑪也是在縣人民醫院出生的。
其珠一家這樣重視去醫院生孩子,還跟他早年的一次生病有關。2005年,其珠一次偶然感冒,原本以為拖一拖就過去了。沒想到,這一拖卻導致了他的聽力下降,成為四級損傷。從那以后,隻要家裡有人生病,都會去醫院看病。
作為村裡第一個開商店的人,俄尼卡准備了一批貨,運去虫草採挖點出售。從2014年貸款5萬元開商店,到現在用皮卡車進貨,俄尼卡的商店也經歷了一場蛻變。
走進俄尼卡的商店,隻見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從零食飲料到水果蔬菜,從日常生活用品到衣服鞋襪,從水瓶插線板到電餅鐺,應有盡有。
“以前除了逢年過節翻山越嶺去鄉裡、縣裡買東西,大多數時候生活用品都難以滿足。”剛買了一雙鞋的村民嘎鬆次仁說道,“現在村裡有4家商店,生活用品一應俱全。”
幸福生活的時代號角在這裡吹響
清晨八點,澤旺巴宗右手搖動手柄,左手時不時舀一瓢鮮牛奶,手搖打酥油機的聲音在房間響起。同時,各家此起彼伏的打酥油茶的聲音,便陸陸續續從大大小小的窗戶裡飄了出來。
白托村新的一天便在打酥油茶中開始了。
喝過酥油茶、吃了糌粑的老阿媽仁青卓瑪,將她的新外套從箱子裡翻出來,趁著陽光不錯,准備晒晒。在她的記憶中,以前沒有鞋子穿,腳上包一塊牛皮﹔生了孩子,大人很擔心,怕孩子沒衣服穿被凍死,隻好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裹孩子。
卓雷卡告訴記者,現在村民的衣物不僅離開了縫縫補補的現象,而且全都 是到村裡商店或縣城購買。
仁青卓瑪的老伴瓊瑪次仁,已經86歲了。他用手比劃著說,現在的生活是大拇指,以前的生活是小拇指。以前很少看得到糧食,大伙兒都吃山上採下來的野菜,還吃大戶家釀青稞酒后的酒糟。現在不僅享受黨的惠民政策,而且隻要勤快就不愁吃不飽穿不暖。
“近年來,特別是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開展以來,白托村在各個領域均取得了顯著成效。2018年,白托村與洛隆縣一道,實現了脫貧摘帽。”四郎陳列說。
四郎陳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白托村有生態補償崗位352人,每人每年有3500元的收入,人均1530元﹔全村有4.7萬余畝國有林,人均補償285.87元﹔草場4835畝,人均補償162.08元。2019年,洛隆縣所有有效益的扶貧產業實現全縣分紅,建檔立卡脫貧戶人均分紅1375元,再加上種地、養牲畜、挖虫草的收入,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估算達到7534.25元。
早飯后,忙著收拾拖拉機、微耕機等農具的西熱旺堆,一家13口人,別看人多,他家的房子上下兩層,共有567平方米。乘著全區實施安居工程的東風,西熱旺堆也在政府資金幫助下蓋了新房子。“以前是漏風漏雨、人畜混居的房子。如今,一家人能住上這樣敞亮的房子,很幸福了。”他高興地說。
而易地搬遷到洛隆縣城邊的歐珠一家,住進了140平方米的四室兩廳兩衛的新家。他的大女兒大女婿去年到丁青打零工掙了8000多元,16歲的小女兒玖安卓瑪在縣城一個理發店找了份工作,兩個大點的外孫女都在縣裡上學。
望著一家人衣食無憂、越來越富裕的生活,歐珠心裡樂滋滋的。
結束了對白托村的採訪,記者不禁心生感慨,這個四周雪山環繞的美麗村子,與西藏大多數村庄一樣,在黨的光輝照耀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向著全面小康生活的目標大踏步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