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实现有意愿特困人员100%集中供养
近日,全区养老服务推进暨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在那曲召开,会议总结推广拉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以及那曲市医养康养试点经验做法,分析研究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下一步工作。与会人员观摩学习那曲市医养结合中心、色尼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色尼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的经验做法。
“十三五”以来
累计发放经费10.21亿元
“十三五”以来,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在巩固强项中拓展、在填补弱项中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累计投入2.32亿元,对28个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进行改扩建和维修改造,增加供氧、供暖、消防、监控以及生态阳光房等功能,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了更好的设施服务。结合全区养老服务实际,成立自治区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做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区民政厅先后印发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办法、农村幸福院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养老服务政策框架体系。
“十三五”以来,政府兜底养老服务持续巩固。全区80家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共有床位10740张,集中供养6644人,持续实现有意愿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100%集中供养的目标。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和运营保障经费10.21亿元,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由2016年每人每年9984元提高到2021年每人每年14196元,累计增长70%。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2016年每人每年4740元提高到2021年每人每年7590元,累计增长60%。累计为3.95万名困难、高龄老年人发放“两项补贴”2588万元,有效保障了政府兜底特殊群体的养老服务。围绕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累计投入3.38亿元,建设59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累计投入各类试点经费1.3亿元,逐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医养康养结合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等一系列社会化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50-59周岁人口40.16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1.01%,60岁以上老年人31.08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8.52%。养老问题将成为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攻坚克难,切实肩负起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使命。加快养老服务发展,是破解全区民政工作弱项短板的必然要求。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状况。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每个县(区)建有一所高标准集中供养机构,实现了有意愿的特困人员100%集中供养的目标,但社会化养老服务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需要各级民政部门狠抓短板弱项,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养老服务工作落实落地。
“十四五”期间
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十四五”期间,全区养老服务工作要持续巩固有意愿特困人员100%集中供养,城市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具备养老服务功能,农村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提升改造工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养老服务功能。优化完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管理服务工作相关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下发的《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或改扩建,鼓励设立家庭养老服务床位。支持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小型化、连锁化、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机构。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拓展养老服务功能,利用农村闲置的乡(镇)敬老院、集体用房、厂房改造成养老服务场所,开展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
当前要重点开展应急救助、定期巡访等服务,防范和及时发现意外风险,避免触及社会道德底线的情况发生。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养老合作,优势互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时对接线下养老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持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技能培训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工作,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建立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与工资待遇挂钩机制,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要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持续加大投入。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引导养老服务机构立足长期安全运营,落实安全责任,主动防范消除本机构在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安全风险隐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