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

走出實驗室 田野顯身手(一線調查·鄉村振興 關鍵在人)

本報記者  喬  棟  徐  靖  徐馭堯  瓊達卓嘎
2021年09月15日09: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郭黃萍(前)為果農傳授管護技術。
  資料照片
  圖②:桑加曲培在查看藥材生長。
  本報記者 徐馭堯攝
  圖③:周泉水(左)在指導農戶做記錄。
  資料照片
  數據來源:科技部、本報報道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20多年間,數十萬科技特派員在山林奔波、在田野耕作,成為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當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他們在廣袤鄉村繼續貢獻力量。

  

  既教種植 又解病害

  “要跟農民打成一片”

  一顆玉露香梨,如同碧玉,表面還帶紅色帶狀條紋,出落得標致動人。在山西,一提“玉露香梨”,那可是“好吃”的代名詞。因此,成了山西隰縣的“致富果”。

  從10年前種植面積僅有3000畝,發展成如今規模,離不開背后“那個人”——郭黃萍。就是她帶來了優質栽培技術、儲藏保鮮技術。

  郭黃萍臉晒得黝黑,不愛說話,隻習慣與梨樹打交道,是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梨樹課題組負責人,今年62歲。“先雜交授粉,秋天產果,再春播種子,長出苗子移回田間,六七年后挂果。接著確認優良單系,單系之間比較、擴繁,才能生產試驗。”郭黃萍介紹。

  時間倒回世紀之交。2000年,“當時香梨培育一度停滯。育樹和育人一樣,經不起耽擱,就想趕緊找到地方。”郭黃萍等人一眼看中隰縣。“呂梁山區裡,這裡平均海拔高,溫差大,對梨果甜度影響大。”

  脫胎於庫爾勒梨和黃花梨的“玉露香梨”,確實找了個好“產地”:碧玉透亮、個頭大、汁多爽口,課題組一位前輩說:“就叫玉露香梨吧!”大伙一致點贊。

  教技術還不夠,特派員還得會解難題。“老毛,最近橘子怎樣?”見到來人,毛盛友迎上去。他是安徽省太湖縣天華鎮人,承包了村裡300多畝柑橘果園。來人是他的老熟人——太湖縣種植業服務中心高級農技師周泉水。

  柑橘園裡果木蔥蘢,綠色果子挂在枝頭,周泉水看在眼裡美在心裡……這些柑橘目前縣裡共種植6400多畝,每年上市都是緊俏貨,去年卻發現天敵——桔小食蠅。“如果大量落果,不及時防治,兩三年就毀園。”周泉水說。

  省農科院專家們制定了防治方案,工作落到了周泉水等一干特派員身上。“兩三平方米一個黏虫板,一畝100—200片,還有果蠅誘粘球,藥物填充其中就能引誘害虫,每棵樹都要挂兩三個。黏得多,得勤換。”一邊檢查果樹,周泉水一邊解釋。

  “對哩,那個球是不是再挂開點,選長點的樹枝?”毛盛友問。

  自1980年參加工作,周泉水一直做農技特派員:“太湖山區、庫區、老區多,農民辛苦得很,特派員要跟農民打成一片。”

  駐扎田間 叫響品牌

  “我們和農民教學相長”

  嘗過梨的都說甜,可果農沒嘗到甜頭,這香梨遲遲推廣不開。當地的果農李元生一聲長嘆:“梨倒是好吃,就是放不住,誰敢多種?”

  郭黃萍一看,梨子成堆地放在窯洞。“我們推廣了恆溫冷庫,讓梨持久保鮮。”李元生那會每次看到郭黃萍,總有“十萬個為什麼”要問。“我和以往一樣,春天澆水,可長出來的這個形總是不好看”……

  郭黃萍和團隊干脆駐扎下來。作為隰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李元生承包的30畝梨園全部種上了玉露香梨,慢慢也摸索成了“土專家”。“我們和農民教學相長,跟他們交流,也能給我們提供新思路。”郭黃萍說。

  冬天,郭黃萍和團隊差點因為山路結冰翻到山裡﹔夏天,頂著烈日室外一站就是幾個鐘頭。她把恆溫冷庫帶到了隰縣,讓玉露香梨持久香﹔她解決大齡梨園郁閉、萼片部分脫落等問題,提出永久株和臨時株的辦法……

  如今,隰縣的玉露香梨已經發展到30多萬畝,因為品相口感出眾,價格是普通酥梨3倍多。隰縣更是將玉露香梨作為主導產業,進行高標准品牌化建設。如今,這呂梁山南麓,青山已成金山,滿山梨樹愈發沉甸甸……馬上又迎收獲季,郭黃萍看著梨樹長大,像看著自己的孩子。

  “從推廣雜交水稻良種”、配套“水稻旱育稀植”,到“消滅荒山、坡改種茶”、推廣“蠶園套種”等增收技術……幾十年來,周泉水幫助的農民有多少實現脫貧,他自己都記不清。

  “如今農村年輕人少,才更需要咱們農技人員想辦法。”周泉水說。

  “農業各領域,都需要科技支撐。過去說為脫貧攻堅插上農業科技的翅膀,鄉村振興也應如此。比如,打好種業翻身仗,解決好種源問題,進行種子研發,就需要發展生物育種技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說。

  邊學邊干 傳授技藝

  “昔日土疙瘩,成了金饃饃”

  走進西藏林芝市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南伊村,記者感覺彌漫著藥材味道。

  2013年這裡還並不是這樣——當時,米林縣農村科技特派員桑加曲培來到南伊村,找到當時的村兩委:“我想開設藏藥種植基地!”

  幾年來,他作為米林縣第一批科技特派員,三天兩頭下鄉指導老鄉﹔出生於1986年的他已經是當地群眾口中的“老師傅”。可他雖專業出身,但種植經驗匱乏。

  波棱瓜是一味傳統藏藥材,桑加曲培熟悉,種起來卻困難重重。第一批種子種下去,發芽的少,枯死的多,這愁壞了桑加曲培……

  為此,他專門向西藏農牧學院的專家求教——原來,小小一隻瓜,從選種到施肥,桑加曲培都有做錯的地方。

  專家解釋,波棱瓜種子,以一年內為宜,老了就難萌發。如何挑?專家支招——“用水泡,漂起來的統統不合格。”此外,種子種下前如何處理、澆水量如何把控、肥料如何澆灌……一步步都有細節要注意。科技特派員自己掌握還不到位,要把這些技術咀嚼、熟悉,再傳授給村民,才能產生積極效果。

  村兩委開會研究,答應了桑加曲培的請求。於是,這家幾百、那家幾千,村裡38戶群眾東拼西湊了12萬元,入股種植基地。2013年,米林縣扎貢溝藏藥材種植有限公司成立。

  “開始村民們以為種藏藥材,跟種糧食一樣簡單。”桑加曲培說,為了讓大家轉變觀念,他專門制訂指導讀物,送到每家每戶。還帶上藏藥材種子,在種植戶地裡手把手地教。

  在桑加曲培指導下,村民嘎瑪培育起了棱子芹等藏藥材。用慣了鋤頭,嘎瑪剛開始大大咧咧:“不就是種地嗎?”

  一年下來,產量給他上了一課。“藥材耕作要細致。”桑加曲培告訴嘎瑪。之后,桑加曲培得空就往嘎瑪田裡跑。怎麼用小鐵鍬、種子埋多深、澆多少水……桑加曲培都教給了嘎瑪。

  在地裡工夫多了,年終產量終於見了回報。第二年,地裡藏藥材產量比前一年翻了幾番。這兩年,桑加曲培開始學習選育優良品種等技術。藏木香是藏藥的主要原材料,西藏本地很少,2015年試種取得成功。“像這樣的新藥材不斷開發,昔日土疙瘩,成了金饃饃。”桑加曲培說。

  “鄉村振興,農業科技人員一定要沉下去,沉到鄉村去。同樣,國家應該通過政策鼓勵科技人員走出實驗室。這樣的話,新技術就能夠迅速投入到生產實踐中。”趙皖平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5日 06 版)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