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非遗音符 守护匠心传承
——雪拉藏鼓三代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
早在千百年前,鼓乐文化就已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激发了无数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据了解,自汉以来,鼓的形制多样,用途甚广。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还能作为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报时、报警的工具,古人还常把击鼓作为一项最隆重的礼仪。
鼓很早便与我国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连,藏鼓制作技艺更是源远流长,距今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在拉萨市尼木县,制作技艺精湛和艺术特点独到的雪拉藏鼓制作技艺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的嘎伦便因这项技艺而被评选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今年77岁高龄的他虽已不再制作藏鼓,但对成品的最后一道把关尤为严格,他的子孙更是保留着纯手工制作的传统技艺。岁末年初,当老人再次敲起象征新年吉祥的藏鼓,阵阵鼓声响彻古老村落。
“在1965年,那个物资稀缺的时代,我们文艺队唯一的鼓坏了,演出无法进行,应大家要求,我就按照那鼓的样子,又重新做了一面。”嘎伦回忆着说。
在制作鼓身时,为了保证鼓身内外平整,必须将牛皮制作的鼓身套在脖子上清扫残物,清理平整。也就是在这道工序上,让许多人放弃了制鼓技艺。
“据说在旧西藏,只有触犯刑律,要被判刑或处以极刑的犯人才在脖子上套东西。所以,大家特别忌讳将物品套在脖子上,认为这样很不吉利。”嘎伦说。
不过,在制作完第一面鼓后,嘎伦并没有发生任何不吉利的事,不仅如此,通过不断学习和了解,蕴含历史悠久文化的鼓让他坚定了必须要传承下来的信念,于是,这一做就是几十年。
嘎伦认为做鼓的过程并不复杂,只是必须手工完成,且枯燥乏味,所以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
然而,在记者一行的寻访中发现,雪拉藏鼓传统制作工艺繁琐、周期长,制作一面大鼓就要花费一周以上的时间,制作程序则包括选材、打磨模具、选皮、制皮、蒙鼓皮、定型、制作鼓柄、绘画、上漆……
从小便耳濡目染制鼓技艺的洛桑旦增在他18岁那年,接起了父亲嘎伦想将藏鼓手工技艺传承和发展的梦想“接力棒”。如今被评选为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他已在这条路上坚持了28年。
今年46岁的洛桑旦增早已不舍得父亲再为制鼓辛苦,可他却一直秉承父亲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在选材上选用拉萨本地产的藏青杨。这种木质做出的鼓厚实、质地好、耐用。要想鼓的质量更好,就要选用密度高的柏树制作,但是,柏树在西藏比较少,木材很难买到,所以需要这种材质做的鼓要提前预订。
在制鼓的流程中,制皮也尤为关键。为此,洛桑旦增一直遵循父亲的标准,选用韧性极好的牦牛皮来做鼓面。选皮时,采购的每张牦牛皮都优质新鲜,外表的牛毛光泽感强、均匀度饱满,毛质多而密,内层不可有伤痕刀迹。“想要鼓声浑厚有力,对皮的要求很高,所以皮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不然会影响声音。我们会将牦牛皮晒暖后立刻进行拔毛。”洛桑旦增手摸光滑皮质介绍说。
制皮这一环节中,鲜牛皮还要经过硝皮、晒干、钻孔等严格处理,后用牛皮绳子把牛皮固定在鼓壳上,将牛皮用力扩张成形,然后再在鼓的边缘粘上胶。如此一番辛苦操作,才能让牛皮绷紧,保证鼓的音质。
这些繁琐的工序现在已难不倒技艺成熟的洛桑旦增,让他感到最难的是做鼓柄。“有时一面能够3天完成的鼓,我在鼓柄上会用1天多的时间,在雕刻鼓柄上精美的图案时手要稳,心要细,特别费眼伤神。”洛桑旦增展示着手中已雕刻完工的鼓柄说。
当这些工序制作完成后,便是绘画工序,给鼓面绘上祥云等吉祥图案。绘图底色如今按照订单要求,有黄色、红色等,底色上匀后再用白色、蓝色、黄色或金粉等绘画。图案最终设计和绘制完成后,还要用透明漆刷一遍,保护图案持久鲜亮。
最后经过定形、油漆等工序,整个制作流程才完成,这样的鼓敲起来声音浑厚、纯正,堪称一件完美艺术品。
“如果只是我们一家传承制鼓技艺,很难将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到更远的地方。于是,我们在2014年吸引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6人加入,并成立了合作社。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主动加入合作社,学习藏鼓制作技艺的同时,能够增收致富。”洛桑旦增说。
在合作社内,记者发现,原来单一的一款藏鼓如今已经发展到有7种款式。一本本红色的证书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仅2021年就获得了四项荣誉——拉萨市创业大赛三等奖、尼木县创业大赛二等奖、拉萨巧手创业大赛二等奖、拉萨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参展作品。
“这些奖项是对我们手艺人的肯定,让我更加有信心传承与发展这项非遗技艺。2021年,我们合作社收益达50万元,除去人工费、材料费、电费、油费、其他杂费,还剩12万元。2022年,我们准备扩大规模,促进就业,儿子色曲多吉已经在2021年4月学习制作扎念琴,以后,我们合作社会再多一种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
跟随爷爷、爸爸的脚步,2013年便开始学习制鼓技艺的色曲多吉勤学善思。今年25岁的他,虽然年轻却很有想法。在每次创业大赛、参展活动中,他会默默记下许多企业带来的文创产品,从中以求创新。
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他紧跟时代步伐,与父亲深度交流后,开发出了藏鼓摆件、车挂、小礼品等文创产品。这些新产品在留存雪拉藏鼓制作技艺精髓的同时,将藏鼓以更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接起传承与发展的“接力棒”后,色曲多吉发现,虽然从爷爷单干,到父亲接手,再到如今12人的合作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藏鼓制作技艺复杂,产量跟不上,销路难,这让他很是揪心。
于是,为了通过规模化销售和运营,将雪拉藏鼓做成一个民族文化品牌,他在2021年新年前,申请了商标注册。同时,他发现电商运营是个非常不错的销售平台,于是尝试着制作视频,在多个平台发布,并开通直播宣传雪拉藏鼓。
“爷爷常说,要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时代,谁会想到只是做鼓就能被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能让他坐上飞机带着藏鼓去区外参展。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的鼓励和帮扶,我们才创办了合作社,带动村里的邻里一同通过传承与发展这门古老技艺增收致富。”色曲多吉感恩地说。
色曲多吉介绍说,合作社的索朗、扎西顿珠、多吉仁增、次多、嘎玛益西、次东等村民除了春耕、秋收等农忙时节,平日里不出村,在家门口的合作社内,凭借制作藏鼓可获得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工资。
几十年来,凭借嘎伦家三代人对藏鼓技艺的坚持和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雪域高原上生根、发芽、开花。如今,雪拉藏鼓在获得区内订单的同时,也深受许多区外游客的喜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文旅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浑厚有力的藏鼓声,一如藏文化的深沉、厚重。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藏鼓技艺像一曲悠扬绵长的藏歌流传于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