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小梅花”初绽高原

晓勇
2021年12月08日10:09 | 来源:西藏日报
小字号

  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2020朗玛堆谐班的学员们。

  2021年底,一个被藏戏人称为可以写入藏戏发展大事记、可载入藏戏史册的喜事,从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评选中出炉:格桑坚才问鼎“小梅花”,成为西藏首获这项全国少儿戏曲艺术最高奖项的青少年。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集体节目藏戏《天地祥和》和朗玛堆谐《圣地拉萨》获得“小梅花集体节目”奖。西藏自治区戏剧家协会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

  “中国戏曲梅花奖是国家级戏曲艺术最高奖,‘小梅花’是国家级戏曲艺术最高奖专为优秀的青少年戏曲人才设立的奖项。”自治区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剧协理事、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用异常兴奋的语气说,“‘小梅花’格桑坚才和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演员们正庚续着藏戏艺术的血脉,传承发展着藏戏艺术。他们小小年纪就站在了国家级舞台上,展示西藏少年儿童的戏剧修养和功底,将藏戏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西藏藏戏艺术赢得了崇高荣誉。”

  “天分+努力” 问鼎“小梅花”

  “小梅花”得主格桑坚才,目前就读于拉萨某中学初一,他是一个可爱的圆脸大男孩,戴着一副黑框小眼镜,始终微笑着。他参加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时还是一名12岁的六年级学生。

  11月5日中午,13岁的格桑坚才在父母的陪同下,早早来到了自治区文联办公楼前。一家三口都穿上了藏装,透露出他们对待这一喜讯的庄重感。

  这天,西藏自治区戏剧家协会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获奖作品颁奖座谈会。

  格桑坚才出生在拉萨一户藏戏艺术之家,他的父亲欧珠和母亲格桑央拉都是自治区藏剧团的藏戏演员,一起从事挚爱的藏戏表演艺术近30年,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藏戏人物。

  在格桑坚才还未出世时,作为藏戏表演艺术家的父母亲就孕育了他与生俱来的藏戏艺术天分。

  5岁时,格桑坚才就喜欢敲打家里的脸盆、花盆等所有能发出声响的东西。“作为一名藏戏演员,我和他爸发现他每次敲击都很有节奏感。”母亲格桑央拉说。

  像发现一种可以栽培的珍稀幼苗一样,格桑央拉和欧珠仔细观察儿子的行为,他们惊奇地发现,儿子敲打出的节奏无不与藏戏的鼓点类似。“而且,他还能跟着自己敲打的鼓点,哼出藏戏的腔调。发现这些后,家人都特别开心,也许这就是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藏戏艺术的缘故吧。”格桑央拉说。

  不久,欧珠和格桑央拉夫妻俩就为格桑坚才购买了他平生第一个藏戏鼓,并且,开始教授他一些简单的藏戏技艺。在家庭的启蒙与熏陶下,格桑坚才的藏戏艺术禀赋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没有正式拜师学艺前,他就能够简单演奏传统藏戏鼓钹器乐,演唱传统藏戏唱腔、念白,并进行相应的表演。

  住在自治区藏剧团大院里,毗邻着话剧团,格桑坚才从小表现出来的对藏戏艺术的特殊喜好,让大院里的戏剧艺术家们津津乐道。他也很快成为大院里的小名人,大家关注他的同时,也对他注入了一份特殊的期盼。

  2019年,格桑坚才拜有“雪域鼓神”之称的藏戏鼓手扎西旺杰为师,专门学习藏戏鼓的敲击技艺,掌握藏戏鼓的节奏和技巧;又师从藏戏艺术家、西藏首个戏剧梅花奖得主边点旺久学习藏戏念白、唱腔、身段等。

  父母的支持、自身的爱好,还有大院里那么多叔叔阿姨的关注,让他乐在其中,习惯了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敲响两位老师的家门,不厌其烦地接受藏戏名家的指导。靠着天分加努力,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还享有了“藏戏神童”之称。

  “他学什么都有模有样。”格桑坚才的藏戏鼓老师扎西旺杰说,“西藏有很多孩子喜欢藏戏,喜欢藏戏鼓艺术,但像格桑坚才这样从小被父母发现,然后又有机会自小接触藏戏鼓的孩子并不多。格桑坚才是有天分的,但他的努力从不逊于他与生俱来的天分。家庭氛围和父母支持,再加上自己又喜欢藏戏,这些合起来都是极为难得的因缘。”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觉得这句话用到‘小梅花’格桑坚才和他们的父母身上最为贴切了。因为吃得了苦、受得住苦,所以收获了比常人更多的藏戏艺术淬炼与熏陶。”边点旺久说。

  “小梅花”格桑坚才说:“我特别感谢父母和老师们从小的教导,感谢学校给予我展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还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与文化知识,这些对我的成长都是一笔莫大的财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他人即老师 学习在窗外

  在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由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藏戏启蒙班表演的藏戏《天地祥和》,朗玛堆谐学员表演的《圣地拉萨》分别摘得本届“小梅花集体节目”奖。

  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于2019年1月2日正式面向全区青少年全都免费运营。作为第三方运营单位,该活动中心经招投标方式,确定由拉萨海雕视角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接手并全面运营相关工作。

  拉萨海雕视角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德庆曲珍把“海雕视角”定位为一家社会企业,即企业的创办不以盈利为主,而是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她认为,一个具有社会价值观的企业,能吸引更多人的支持。

  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营负责人宗吉为我们分享了中心的一个小女孩与藏戏艺术的故事。2019年,活动中心刚运营时并未开设藏戏、朗玛堆谐课程。“那年活动中心的‘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一名在中心学跳舞的6岁女孩提出她想唱歌,我们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唱出了一段藏戏的唱腔,虽然女孩表演的时间不足一分钟,却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渴望,她想学藏戏。”

  起缘于女孩对藏戏艺术的渴望,宗吉和她的团队开始深入挖掘堆龙德庆区本土的藏戏老师。“我们相信一个有热情的人,远比一个只有高超技艺和丰富知识的老师更能激发学习者的热情,陈列多吉和坚才老师就这样加入了我们。”她说。

  陈列多吉是嘎东藏戏团的团长,是在西藏民间藏戏艺术团体里耳熟能详的藏戏表演艺术家。而坚才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一个热衷于藏戏表演的社区艺术家,他在自己所住的社区自发组织了老年乐队。

  宗吉感慨地说:“活动中心的藏戏和朗玛堆谐两个班就是由陈列多吉和坚才老师指导的,从刚开始不足10人,在坚持了两年后现在已成为活动中心的热门课程,由这两个班学员表演的节目这次也收获了两枚‘小梅花集体节目’奖。”

  为关注易地扶贫搬迁农牧民子女,解决其语言上的困难,2020年9月5日,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又在拉萨祥和苑开设了分中心。

  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辐射区涉及周边乡镇近6000余名青少年,能同时容纳400多名学生进行学习锻炼活动,目前在册学员有950多名。中心开设了33门课程,其中,文化类有藏文书法、英语启蒙、汉语书法、编程、乐高等11门,艺术类有藏戏、朗玛堆谐、吉他、扎念、舞蹈、二胡、竹笛、扬琴、唢呐、合唱、美术、葫芦丝、街舞等22门课程。

  宗吉表示,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我们坚持以“他人即老师,学习在窗外,世界是教材”的理念。在活动中心,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在刚开始入学第一年的萌芽期,充分探索自己的兴趣,在第二年的抽条期,选定某个专业领域深入学习,而在第三年的幼苗期,中心则会给他们更多演出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多看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心不改 历久弥新

  无论是首摘“小梅花”,还是西藏少儿团体首次被授予“小梅花集体节目”,对西藏而言,这些殊荣不仅值得戏剧艺术界自豪,也是古老藏戏艺术在中华戏曲百花园里,初心不改、历久弥新、绽放光芒的一个新起点。

  西藏首位获得戏曲梅花奖的藏戏表演艺术家边点旺久说:“格桑坚才小朋友摘得‘小梅花’,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孩子们收获两枚‘小梅花集体节目’奖,我不由地想到我的童年,我的母亲,想到了我的藏戏老师。”

  边点旺久的藏戏艺术启蒙老师是他母亲。小时候,他在母亲天籁般的藏戏唱腔中快乐成长。“是母亲对藏戏、对生活的热爱引领我走上了藏戏表演艺术之路。”他说。

  在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西藏艺术学校,边点旺久上的第一堂藏戏专业课程,至今令他记忆犹新。“课堂上,我的藏戏老师普布次仁并未讲藏戏的艺术技巧,也没教唱腔、身段。而是声情并茂地讲藏戏的由来与艺术内涵,告诉我们藏戏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期盼与欢乐,藏戏艺术对人们品德的塑造与提升,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对藏戏艺术、藏戏艺术家的关心关怀以及老师自己对藏戏艺术执着追求的缘由,所有这些至今成为激励并鼓舞我全身心投入藏戏艺术事业的不竭动力。”

  600多年前,唐东杰布为什么创造藏戏?是为了运用藏戏筹款建桥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这是藏戏产生的根、发展的源,是藏戏艺术传承至今的精魂与境界。边点旺久说:“时代虽不同,但藏戏的根、源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亘古不变。重视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美育教育,需要家长、学校、老师更多的参与和关注。”

  如何让传统艺术在当下焕发新的魅力?自治区藏剧团藏戏专业演员云登罗布认为:“在自媒体时代的巨大流量下,最核心的流量人群来自学生。我们不仅要举办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进校园,更要让多元的文化体验融入到文化活动中。要让孩子们感兴趣,切身体会艺术的魅力。在一定的沉浸式体验中提升自我。要让孩子知道文化艺术就在我们生活中,也要让多元的文化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云登罗布认为,应该多开展文艺院团艺术家进校园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文化理论知识。开展艺术家走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开展文艺院团知名艺术家进校园指导参与文化体验类活动。注重文化体验,文化传播,增加参与性、自发性、主动性,让文化艺术从殿堂走进讲堂,从舞台走进操场,从观看走进演绎。推动文化事业的传承,促进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水平,扎下文化种子,树立文化自信。

  格桑坚才曾就读的拉萨市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巴桑旺堆说,近年来,拉萨市实验小学开设了藏戏、热巴、藏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每周邀请文化艺术家亲自为学生授课,努力将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下来。让戏曲走进校园,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他说:“‘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我校的持续开展,不仅增加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生活,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将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下来。”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