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八宿縣:播種一年的希望

圖為在昌都市八宿縣白瑪鎮旺比村春耕儀式現場,村民使用農耕機器耕種。 (圖片由 昌都融媒 提供)
一年之計在於春。西藏的農耕文化是西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包括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的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征。如能在做好正常疫情防控下前往西藏,現場感受一場當地的農耕“盛典”,對於發揚傳統文化,更多了解當地農耕習俗無疑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初春的藏東大地,草木新生,萬物復蘇。
隨著天氣的逐漸回暖,農民開始抓農時忙農事,為新一年的春耕春播做准備,一幅美麗的耕耘畫卷在田間地頭徐徐展開,孕育出一個又一個新的希望。
在昌都,開啟春天第一犁的是八宿縣白瑪鎮旺比村。旺比村村民在開耕那天統一身著傳統節日服飾,手捧寓意五谷豐登的“切瑪”,端著青稞酒與酥油茶,在田間地頭開啟了春耕春播的序幕。
近年來,隨著機械化的普及,“二牛抬杠”的耕作模式已經向農用機器進行了轉變,不僅使耕作時間大大縮減,還有效減少了人力與財力,使耕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旺比村每一台農用器具上都挂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和潔白的哈達,在清晨的微風中不斷搖曳,十分好看。拖拉機、旋耕機等機械化器具,在村民的熟練操作下,耕出了一畝畝整齊肥沃的土地,村民播撒種子,種下豐收的渴盼。
旺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尼瑪澤仁對記者說:“如今,在農業農村部門的大力扶持下,村民購買耕作機器有補貼,田裡灌溉也有水管,特別是在機械化的操作下,村民有更多時間去規劃別的增收事項了。”
伴隨著一陣陣轟隆聲,旺比村呈現出一派“人勤春來早”的喜人景象。隨后,村民們圍成一圈手拉手跳起了鍋庄。伴隨嘹亮的歌聲,人們載歌載舞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農業農村部門給全村發放了良種和肥料,趁著開春的大好時機,我們開啟春耕春播,希望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村民貢覺巴姆說。
昌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澤仁四朗表示,今年將堅持“穩糧興牧強特色”的總基調,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爭糧食產量穩定在19.7萬噸以上。新的一年,將繼續確保糧食安全特別是青稞安全,奮力推進高原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農業農村發展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