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考古發現揭示文明歷程(新知)

徐馭堯
2022年03月18日09: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現象】在今年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國家文物局通報了西藏自治區的切熱遺址、瑪不錯遺址、格布賽魯遺址、當雄墓地等4項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進展。這4項考古成果位於青藏高原的多個地理區位,涵蓋從舊石器時代到唐代的多個歷史時期。相關發現進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歷史文化的發展歷程,為西藏地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提供了實証。

  【點評】

  西藏自治區康馬縣,海拔4410米的瑪不錯湖面水光瀲灩。誰能想到,湖面之下竟然藏著一段西藏4000年前的歷史。臨湖而漁、穿林狩獵,在科學家們的挖掘和重構中,一幅關於青藏高原古人類的生活圖景徐徐展開。他們為何在青藏高原腹地這個高海拔湖畔定居?當時的生活狀況如何?這些疑問有待進一步解答。

  考古遺跡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証。一系列西藏古代歷史遺跡的發掘,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加深了人們對青藏高原人類活動的歷史認知。從拉薩到日喀則再到阿裡,遺跡的分布綿延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昭示著歷史上人類在青藏高原活動空間之廣闊﹔從舊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唐代,一個個遺址串聯起青藏高原人類活動、發展的時間譜系。時空交織賡續,古跡背后蕩漾著時間的河流﹔遺跡串珠成鏈,歷史之光燭照文明進程。

  以時間為軸線,出土器物的變遷是物質文明發展進步的生動縮影,也刻印著文明的演進和發展。早期的切熱遺址中,人們主要使用土石制品,隨后出現了原始的陶器,並逐步走向完善、精美﹔晚近的當雄墓地中,考古發現了金銀器、漆器……這些發現正是青藏高原居民生產力不斷積累提高的見証。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歷史的重要構成。作為其中一個地理單元,青藏高原的歷史遺跡中有著人口遷徙、文化交流的豐富証據。當雄墓地中,出土石質黑白圍棋子、漆器殘片、紡織物等文化遺存,顯示當時中原文化對周邊地區的深刻影響,也反映唐代中原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密切往來。文化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發展和豐富,中華民族也正是在這樣的交流互鑒中鑄就休戚與共、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當前,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斗,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才能幫助人們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本版郵箱:rmrbpl@163.com (來稿請注明欄目名)

  本版責編:陳  凌  盛玉雷  桂從路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8日 05 版)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