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4年至2020年,國家選派9682名優秀干部援藏——
投身雪域高原 一茬接一茬干(新時代·面孔)
圖為西藏當雄縣格達鄉境內的草場。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從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及中央企業分9批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建設項目6330個,總投資527億元,並選派9682名優秀干部援藏。
一批批援藏干部扎根雪域高原,不怕吃苦,不畏艱難,幫助西藏改變貧窮落后面貌,鍛煉了干部,也培養了隊伍。新時代的援藏干部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接力建設,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從本報記者採訪的三位援藏干部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編 者
中央單位第九批援藏干部、西藏區直機關工委副書記陳利明——
建章立制才能行穩致遠
“基層黨建咱們都熟悉,可機關黨建質量怎樣提高?”面對陳利明,一名機關干部坦誠地說出自己的疑問。援藏期間,不少干部都有相似的困惑,陳利明開始深入思考這一問題。
為了更好地掌握情況,陳利明打算先去摸摸底。蹲點調研、對機關黨員干部進行結構化訪談……一趟趟跑下來,陳利明發現,有的單位黨建工作方式手段套路化,“主題黨日”主題不明,“專題學習”學習不專,機械完成上級安排,黨建和業務脫節……每個問題陳利明都詳細記錄、不斷總結,半年多時間,他訪談了80余名機關干部,最終形成了近20萬字的訪談記錄。
“機關黨建工作說到底是個責任落實問題。”陳利明認為,“加強機關黨建,關鍵是要按照制度治黨、依規治黨要求,根據一系列黨內法規,形成上下貫通、緊密聯系、環環相扣的責任鏈條。”
隨即,陳利明牽頭研究起草了《區直單位機關黨建工作責任清單》,提出黨委(黨組)作為關鍵主體、機關黨委作為專責機構、黨支部把各項任務抓具體抓深入的具體要求,推動區直機關黨建工作考核重點向責任制落實轉變。同時,區直機關工委還嚴格督促各單位黨委(黨組)以責任清單為依據,制定本單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年度任務安排。
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讓機關黨建工作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陳利明介紹,抓綱帶目、化繁為簡,讓機關黨務工作者工作內容更明確,工作職責更清晰。
“作為中央機關的援藏干部,我深知規章制度的重要作用。我希望借助自身對中央政策法規的了解,切實幫助當地推進相關制度建設。有了規章制度,很多工作就可以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陳利明說。
江蘇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施勇君——
把實事做實 把好事做好
來西藏工作兩年多,“溪橋工程”一直是施勇君最關心的事之一。
緣由還要從他兩年前一次下鄉調研說起——當時,施勇君剛到墨竹工卡縣,對於援藏工作干什麼、怎麼干還沒有清晰的頭緒。他隻得和同事們泡在村裡,看看當地群眾究竟需要什麼。
“書記,能不能向上級申請資金,讓我們把村裡的橋修修?”一天,一名日多鄉干部提出了請求。施勇君當即拉著當地干部去實地查看。車子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上穿行,最終被一座窄小的土石橋攔住了去路,一行人隻得下車步行。
“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一發大水橋就被沖垮了,人走不了,牛出不去。”日多鄉拉龍村村民扎西堅參訴說著過往。“這裡的橋得修!”施勇君暗下決心。
隨著調研深入,施勇君發現,近年來,西藏民生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備,但像拉龍村這樣,通向群眾“最后一公裡”的便民設施還有不少堵點。和同事商量后,施勇君決定通過先行開展“溪橋工程”,集中解決墨竹工卡縣一批有關村組道路交通的民生短板。“經過多方籌措,我們最終籌集了1400多萬元資金,在墨竹工卡縣修繕了25座便民‘溪橋’,未來3年准備修建100座以上。”施勇君說。
受“溪橋工程”啟發,施勇君鉚足勁兒又要搞一個“大動作”。今年,他和援藏工作組整合3800多萬元資金,集中實施104個“民生微實事”項目,包含青稞小磨坊、點亮鄉村路、幸福驛站、暖陽微公益等多個類型,涉及各項民生需求。
要切實把民生實事做好,做到群眾心坎裡,還要堅持問需於民。東布崗村的便民小浴室開門了、工卡村一些群眾門前的下水道暢通了……小事的改變,切實給群眾帶來了便利。“把實事做實、好事做好,我學到了很多。”墨竹工卡縣交通局局長洛多說。
“援藏項目要關心群眾需求,要讓老百姓受惠,有更多的獲得感、滿足感,也要帶動當地干部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惠及長遠。”施勇君說。
上海市援藏醫生、日喀則市拉孜縣人民醫院院長張舟——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2016年第一次進藏工作時,在拉孜縣人民醫院,面對當地艱苦的醫療條件,張舟被“難倒了”。
一次,一名渾身發紫的病人被送到醫院,張舟判斷病人患上了張力性氣胸,急需接受引流穿刺。這個在上海再普通不過的手術,對於當時的拉孜縣人民醫院卻像是一次“拓荒”。醫療設備短缺、人員經驗不足……張舟隻得和隊友們一起,將當地設備進行改造重組,最終成功救治患者。
3年后再次進藏時,除了醫療任務,張舟還擔任日喀則市拉孜縣衛健委副主任、拉孜縣人民醫院院長。“從醫生到醫院管理者,職責轉變了,自己要學習的東西更多了,這對我本人也是不小的挑戰。”張舟說。
初次援藏時,張舟結識了拉孜醫院的新人次多。在一批批援藏醫生的幫助下,次多已經成長為科室主任。這一次,張舟想幫助更多當地醫生成長,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醫療條件改善了,如何激發大家的積極性,張舟覺得關鍵在於調整醫院的績效評估體系,讓更多人因為技術能力強、業務成績好而受到激勵。因此,他主動改善拉孜縣人民醫院的醫生績效考核體系。在新指揮棒下,拉孜縣人民醫院2020年完成68例手術,同比增長210%,三、四類手術數量均有提升,同時開展了全縣首例腹腔鏡手術、首例全麻術等新項目。
作為一名一線醫生,張舟此前對如何設立績效考核體系也知之甚少。為了弄清相關情況,他多處請教學習。有一段時間,他一直給派出單位上海市楊浦區市東醫院總務科、財務科和信息化相關科室的負責人打電話,學習先進經驗,再運用到拉孜縣人民醫院。
“之前我也沒想到,醫院的運轉、發展,也是一門大學問。”張舟感嘆,“兩次援藏,從醫生到管理者,角色的轉變,使我看問題的視野也在發生變化。能幫到更多當地醫生,我很欣慰。”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0日 1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