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老鄭”與僜人的產業興村故事:獼猴桃園裡結出“致富果”

次仁片多  索朗瓊珠
2021年07月12日09:34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小字號

  鄭天成是四川雅安人,現任察隅縣興農獼猴桃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們夫婦於2001年進藏,已經在察隅縣生活了20余年,熟悉他的群眾都親切地稱他為“老鄭”。20多年來,他與當地各族群眾互幫互助、共同發展,搭起了民族團結的“連心橋”,為民族團結、產業固邊、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作出了表率。

  2011年,鄭天成和妻子高永徐懷著到西藏各地看一看的想法,來到察隅縣下察隅鎮夏尼村。在看到當地民風淳朴,氣候和土壤條件也很好,尤其是察隅縣委、縣政府為提高群眾收入,決心打造一批優質的產業項目后,鄭天成敏銳地察覺到機會來了。“那時候我就在想,我一定要在這片高原上種出獼猴桃,帶著僜人兄弟姐妹們一起勤勞致富。”鄭天成暗自下定決心。

  說干就干,在家人的支持下,鄭天成開始在夏尼村試種獼猴桃。眾所周知,在西藏高原上成功種植獼猴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時,當地群眾幾乎聽都沒聽說過,心裡根本沒底。為打消群眾的疑慮,鄭天成拿出自己多年以來的全部積蓄50余萬元,以每畝每年1200元的價格,陸續承包了村民100多畝農田,用來種植果樹。

  自那以后,“老鄭”帶領僜人兄弟吃住在果園,悉心呵護著每一棵幼苗。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最終,果園收獲的兩萬多斤獼猴桃,均以25元/斤的市場價,在一個月內銷售一空,這讓鄭天成和僜人兄弟姐妹們受到極大的鼓舞。

  “接下來,我們要在成功試種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擴大果園規模,讓大家和我一起分享種植獼猴桃帶來的實惠。”鄭天成告訴記者。說干就干,鄭天成逐步有序地擴大獼猴桃種植面積,在下察隅鎮京都、夏尼、鬆古等3個村流轉了1000余畝土地,雇用了300名群眾在果園務工。

  村裡有了致富產業,村民可以就近務工增加收入,平時在果園裡負責蔬果採摘、除草等工作,一天工作6小時左右,每天的勞務工資近200元。據了解,僅2018年一年時間,群眾就拿到了126萬元的土地流轉費,工資收入達到150萬元,村委會也得到了12萬元的分紅。僜人群眾的腰包鼓起來了,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

  現在,察隅縣群眾家家戶戶都掌握了果樹種植技術,種上了獼猴桃。“老鄭”的獼猴桃也獲得了原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証和“地理標志”認証。如今,最初的合作社發展成了西藏察隅縣興農獼猴桃有限公司,基地也由50畝發展到了1050畝,當地群眾真正意義上從靠天吃飯變成了靠產業致富。“這幾年,黨和政府對我們合作社給予了積極扶持和充分肯定,更增強了我們做好獼猴桃種植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鄭天成自豪地說。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鄭天成和僜人兄弟姐妹的獼猴桃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各族群眾的共同團結奮斗,他們走的是一條產業發展之路,更是一條民族團結之路。鄭天成說:“接下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團結奮斗,用實際行動踐行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為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一直以來,鄭天成和僜人兄弟姐妹們情同手足,齊心協力,靠勤勞的雙手創業創收,用發展產業的方式守護著神聖國土,建設著美麗家園。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