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边巴扎西:辉煌背后的“伤痛”

2025年07月31日10:03 |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小字号

  “可能刚开始看到我的脸,你会感到有点害怕,虽然这些年我一直在积极治疗,但还是无法改变面瘫的现实。”在前往珠峰大本营的路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著名登山运动员边巴扎西说。

  导致边巴扎西面瘫的事故,发生在2005年5月27日,他与队友仁那一起前往巴基斯坦境内准备攀登迦舒布鲁姆Ⅰ峰的路上。那次事故,导致队友仁那牺牲,而他则留下了面瘫的后遗症。即使这样,也没能阻挡边巴扎西在登山路上一路向上攀登的脚步。

  1993年,边巴扎西加入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先后登顶卓奥友峰、道拉吉利峰等13座高峰,2007年7月与队友成功登顶迦舒布鲁姆Ⅰ峰,完成全球14座8000米以上高峰集体登顶壮举,成为世界上第16位取得此成就的登山家。

  1999年5月,边巴扎西作为主力队员与队友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采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并以4小时47分创下8300米至峰顶的最快登顶纪录。此次登顶,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保持着在没有帐篷等御寒设备的情况下,在珠峰顶上停留138分钟的中国登山纪录。

  辉煌和荣耀,是由一次次不为人知的汗水、鲜血凝结而成,源于默默地付出甚至牺牲,更离不开登山英雄对登山事业的无限热爱。

  “20岁那年,我第一次攀登卓奥友峰,负责将登山物资运送到海拔将近7000米的地方。攀登过程中,感觉自己随时可能会昏倒,缺氧让我头痛欲裂,当时嘴里全是血腥味,虽然口渴,但是不敢吃雪,那样嗓子会嘶哑和水肿。”边巴扎西回忆说。

  2005年5月27日,边巴扎西与队友仁那在巴基斯坦境内前往迦舒布鲁姆Ⅰ峰的路上,遭遇滚石袭击,仁那被击中头部,没能坚持到直升机的救援,不幸牺牲。仁那的牺牲,至今让边巴扎西难以释怀。

  “我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脸上右部神经被滚石砸中,导致至今面瘫。”时隔多年,边巴扎西仍然无比难过,“现在想想都觉得心里痛啊,那时,仁那和我已经成功登顶了1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他就差1座了啊!”

  2007年,在仁那去世两年后,他的妻子吉吉毅然参加西藏14座高峰探险队攀登最后一座高峰迦舒布鲁姆Ⅰ峰的活动,并成功登顶,代替丈夫完成了登顶14座高峰的愿望。

  如今,再次站在珠峰脚下,边巴扎西那张为国负伤的脸,依然坚毅。

  “登顶珠峰的时候,太阳刚好升起来,山间云雾缭绕,这简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边巴扎西开心地说,“我感激一切,这种美好的感受,是如今多么优渥的生活都换不来的。”(郑璐 温凯)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