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象雄梅朵”女法官维权工作站

“绽放在阿里的美丽花朵”

本报记者 徐驭尧
2025年07月03日11: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西藏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潘旭章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遇到小扎西时的场景。那天,她到当事人家中办案,小扎西怯懦地躲在门后,不敢和人交流。她把孩子叫到面前,详细询问情况,但孩子性格内向,什么都说不出来。

  “当事人正在打一起离婚官司。”潘旭章感慨,一个家庭散了,往往意味着孩子无法在正常的环境中成长。

  小扎西自此在潘旭章这里“挂上了号”,她主动关心孩子,很快熟悉了起来,孩子有什么困惑和问题,还会向她咨询。

  在潘旭章的工作中,这样的事例很多。除了一些案件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很多时候更需要他们深入社区提供法律支持。“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干预,及早化解。”为了解决问题,法官们不定期走进社区,对社区干部进行法律指导,深入开展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法律帮助等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如何帮助司法中受困的未成年人?“我们积极探索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将‘儿童利益最大化’工作导向贯穿审判工作全过程,引导当事人保障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做实做好关爱未成年人相关工作。”潘旭章说。

  这也是“象雄梅朵”(寓意为“绽放在阿里的美丽花朵”)女法官维权工作站成立的初衷。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达瓦桑姆是工作站的负责人,在她的推动下,阿里法院“象雄梅朵”女法官维权工作站在阿里地区家事法庭挂牌成立。“阿里地区是西藏偏远的地区之一,专业法律人才相对稀缺。我们整合各级司法力量,聚焦妇女、儿童等群体,最大程度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达瓦桑姆说。

  在审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时,达瓦桑姆发现,当事人的一双儿女因家庭破裂,身心受到伤害,情绪很不稳定。“法官阿姨,希望爸爸和妈妈更加关心我们。”面对孩子的诉求,法官作出法律回应,当庭向其父母宣读了《家庭教育指导令》。

  达瓦桑姆介绍,这是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对边远地区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工作站法官都是女性?“阿里地区有广阔的牧区,这里人员居住分散,发展落后,群众法治意识相对较弱。特别是一些妇女观念保守,不愿意和男法官进行深入交流。”达瓦桑姆说。

  一次,达瓦桑姆和同事深入牧区进行司法宣讲。一名妇女找到达瓦桑姆,扯着袖子把她拉到一旁,想悄悄询问自己遇到的问题。“咨询法律问题不要不好意思,我们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在悉心为她解决困惑之后,达瓦桑姆对咨询者进行了安慰和鼓励。随后,达瓦桑姆迅速联系当地妇女组织和相关部门,切实帮助她解决问题。

  去年一年,阿里法院“象雄梅朵”女法官维权工作站累计派出车载流动法庭175次,指派法官干警290余人次、行程6.59万余公里。“我们进一步探索婚姻家庭领域多元解纷路径,加强做实法治宣传,回应好群众期待。”达瓦桑姆说,“虽然高原天寒,但法律的阳光能温暖每一个角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3日 19 版)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