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的科技“破冰”之路

阿里地区噶尔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内的无土栽培蔬菜。记者 次仁平措 摄
拉萨市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技术指导员阿乃正在育种。记者 索朗旺久 摄
阿里地区噶尔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内的无土栽培蔬菜。记者 次仁平措 摄
藏建物生乡土苗木培育基地内的全自动灌溉设备。记者 次仁平措 摄
拉萨市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工作人员正在育苗。记者 洛桑 摄
山南市隆子县聂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 记者 李洲 摄
智能植保无人机在拉萨市林周县助力农业生产。记者 白玛泽旺 摄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西藏农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迈进。传统生产方式悄然改变,科技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北斗导航系统让农机作业更加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高原特色作物育种技术不断突破,适应高寒环境的优质品种陆续推广。智慧牧场的电子耳标实时监测牲畜健康,大数据分析助力科学养殖。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牧业生产效率,更让“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产业升级为高原注入新活力。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推动农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我区拥有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8个农业产业强镇,产业融合覆盖农牧业主导产业。智能温室、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广泛应用,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护生态。隆子县现代化养殖场利用恒温系统和智能饲喂设备,实现牦牛高效养殖;拉萨苗木基地通过智能温室培育出适应高原的优质品种。
科技创新的背后是农牧科技工作者的坚守。科研人员扎根高原,研发适应高寒环境的技术;推广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牧民掌握新方法;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学习,成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为农牧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从传统到智慧,西藏农牧业正经历历史性变革。在这片高原沃野上,科技绘就的发展新图景,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随着创新持续深入,西藏农牧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未来。(旦增兰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