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遇见“西藏”

聆听《文成公主》中团结一心、携手共进的美好故事,感悟《古格回音》里雪域高原的雄浑瑰丽,体验藏香、唐卡的独特魅力……于春日里,来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旅。
4月18日,天气微凉,细雨蒙蒙。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二期(西藏、上海)体验项目在北京开幕。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的蒙藏学校旧址,是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也是反映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平台和展示党的民族工作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
此次轮展由沪藏两地携手举办。西藏馆以“美丽幸福西藏·共圆复兴梦想”为主题,精心设计了“溯源:西藏历史脉络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印记”“见证:西藏发展征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力量”“七地藏韵·风情荟萃”“藏趣共生·五感盛宴”四大展览体验区。通过非遗文化、民族服饰、民族美食、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活动等形式,多维度、深层次展示大美西藏。
“在这里,大家不仅能领略到西藏的大美风光,更能感受到西藏各民族和合共生的悠久历史、互鉴共融的多元文化、团结奋进的时代风貌。”西藏自治区民委协调推进处处长李祖春说。
走进体验馆,首先看到的是上海和西藏带来的精彩演出。欢快且独特的歌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观看完演出后,走进西藏体验区,院内充满藏式风情的背景布置、象征丰收与新岁祈愿的切玛,让人仿佛置身于雪域高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拉萨曲贡遗址的猴面泥塑、阿里出土的汉晋‘王侯’织锦,以实物印证了西藏与中原在文明基因上的深层联结……”在“溯源篇”展厅,工作人员认真向游客讲解,通过“西藏历史脉络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印记”,呈现西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历史轨迹与深刻联系。
除了图文展示,在体验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勉萨画派唐卡艺术家勉冲·罗布斯达现场进行唐卡绘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演示藏香制作技艺,书法家南杰旺扎和路工带来汉藏双语的书法创作,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
来自上海的市民吴伊维说:“这次活动,让我体验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十分震撼。我们应该保护好、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此外,在“藏趣共生·五感盛宴”体验区,有酥油茶、糌粑、拉萨甜茶、藏面等西藏传统美食,游客可以边看边尝边聊,亲身体验西藏美食的魅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交流、展示平台。”李祖春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场馆现有资源,持续策划系列活动,把西藏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得更生动、更透彻,为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西藏馆将采取7地市轮展的方式,从4月18日至7月8日进行轮展,本期展出的是拉萨市。(史金茹 周红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