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法院系统:
用司法之力守护羌塘生灵草木

“咚!”随着法槌敲响,法官严肃沉稳的声音响起,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案件在那曲市比如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政法委员、护林员以及群众代表等60余名各界代表现场旁听。这场既生动又直观的生态法治课,把法律惩治、生态修复与公众教育融为一体,为实践生态司法保护提供鲜活样本。
“赔偿有价,生态无价。破坏生态需要承担责任,每起生态案件都是‘活教材’。我们要让司法审判成为普法前沿阵地。”该案法官表示。
那曲拥有丰富且独特的生态资源,是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近年来,那曲市法院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审判职能,持续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生态司法保护机制,积极探索生态司法保护新路径,通过“庭审+普法”“旅游+普法”,践行“惩治+修复+宣传”生态保护实践,用司法之力守护羌塘大地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贡献了司法力量。
4月的嘉黎县尼屋乡,漫山桃花灼灼如霞。嘉黎县人民法院尼屋乡人民法庭干警深入桃花节活动核心区,支起法律咨询台,悬挂普法横幅,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手册及法治文创礼品,结合滥伐林木、非法捕猎、水源污染等典型案例,用“家常话”解读“硬法律”,引导群众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家园”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群众和游客在欣赏“藏北桃源”的同时,将法护生态理念植根心中,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日常。
比如县人民法院白嘎乡人民法庭联合乡政府,组织辖区12家施工单位负责人,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法条解读+案例警示”的方式,针对施工扬尘污染管控、废弃物处理、泥浆直排河道支流、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破坏草原植被等,重点讲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施工队明确生态保护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律义务,提升工友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切实严把施工“环保关”。
据了解,下一步,那曲市法院系统将持续深化那曲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贡献也在生态的认识,结合地域特点,创新普法模式,打造符合本区域特点的生态名片,通过以案释法,实现生态修复与司法保护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赵书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