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浪卡子县曲色村党支部书记边巴:
“我不是致富带头人”

“这怎么向群众开口?”
“做好解释,我想群众应该想得通。”
“谁去解释?”
……
2024年4月,春天的脚步还没有来到羊湖,柔美的群山还在酣睡。在和天一样蔚蓝的湖边,一栋白色小楼里,一场支委会开成了辩论会。
“农牧业成了‘副业’”
“大家商量怎么把来羊湖旅游的客人留下来消费,带动群众增收。”回忆起之前那场支委会,山南市浪卡子县白地乡曲色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没想到乡干部出的一个点子,能引起大家一场激烈的辩论。
什么样的点子能引起一场辩论?是卖烧烤,在羊卓雍错边上卖烧烤。
边巴说,传统禁忌忌讳直接在火上烤肉。
碧蓝的羊卓雍错美如画,当地群众十分重视羊卓雍错的环境卫生。如果在湖边烤肉,群众会不会有意见?
美丽的羊卓雍错虽是世界知名风景名胜区,但以前,如织的游人过境打卡不消费,就像风一样离开了。当地干部群众把这种过境游现象叫做“打卡不刷卡、过境不过夜、上山不下山”。
“吃旅游饭?以前没想过。”边巴说,由于人多地少,全村51户179人,除了放牧种庄稼,许多人到拉萨、山南等地打工。渐渐地,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在外承包工程、经商富裕起来,在拉萨买了房子。现在,常住村里的只有20多户,人数不过百。
“为了吃上旅游饭,2018年政府投资修了观景台。”边巴说,观景台修起来了,可不知道怎么经营。他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为了把远方的客人留下来,村委会按照县里、乡里出的“点子”,先是发动群众牵出村里的牦牛、买来藏獒,赚游客合影打卡的钱。
当年有了收益后,点燃了全村人吃旅游饭的热情。后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将合作社注册成立为旅游服务公司,专心走旅游服务致富这条路。边巴说:“现在,农牧业成了‘副业’。”
“支委会顾虑多了”
“村民大会选我做公司法人。”谈起公司的事,边巴娓娓道来。他告诉记者,村监督委员曲布是副经理,村主任和组织委员分别是会计和出纳,集体的账一定要算明白,不然没法向群众交代。
“我们在观景台上办起了小餐馆、小商店,卖起了旅游纪念品,搞起了民族服装租赁。”边巴述说着这几年他们村吃旅游饭的经历。他说,县旅游局送给他们一辆报废越野车,他们自己做了一个桃花树造型,县里的干部起了个名字,叫“天空云境”,这样一来,到观景台消费、打卡拍照的游客更多了。
每天,村“两委”安排两户群众值班,负责这些打卡景点的收费工作。边巴说:“在旺季,一天大概有2000多元的收入。这些收入都归各户群众。”
2023年,曲色村集体收入150万元。51户群众,在每户分红1万元的基础上,每人再分红1000元。村“两委”商量后,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用村集体经济的剩余收入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
边巴说,今年,上级党委、政府又出了新“点子”,建议村里开咖啡屋、卖烧烤、做酸奶、烤全羊,让他们把当地特产——山里3个牧业村的羊肉卖给游客,也带着这些村的群众吃旅游饭。
“乡干部做示范,带着我们干。”边巴说,“开咖啡屋、做酸奶都没问题,学一学就会了,问题出在卖烧烤和烤全羊上。”
边巴淡淡地笑了笑,继续说:“后来发现,群众对在湖边卖烧烤没意见,是支委会顾虑多了。”
能给大伙带来实惠,为什么不搞?只要把环境卫生搞好,完全不是问题。
“跟大伙儿一块干”
烧烤摊支起来了,咖啡屋开起来了。
“有一次,县领导见我们自己出资把咖啡屋搞起来了,非常高兴。我们咖啡屋的8万元本钱,县里帮我们出了。”边巴兴奋地说,不到一年,咖啡屋、烧烤摊又让曲色村多了几十万元收入。
今年,曲色村集体旅游收入预计将达到180万元左右。边巴表示,今年分红还是和去年一样,每户1万元,每人1000元。其余的钱,村“两委”商量过了,有用。
原来,在9月和10月,秋收和旅游旺季重合。“一台收割机不够用。”边巴指着村委会旁的机械说,他们商量后,又买了一台收割机,还买了一台联合耕地机。
现在,有了两台收割机,收种都省事,村里再也不用为人手不足发愁了。
曲色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带着全村在白地乡干出了名堂,曲色村集体收入在全乡8个村里名列第二。大家都说边巴这个致富带头人带得好。乡里准备按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给边巴和村“两委”奖励,边巴能得到9万元奖金,却被他们拒绝了。
“我们每月有工资,这个钱拿了,群众怎么看?”边巴说:“我不是致富带头人,只不过是跟大伙儿一块干。”(孙开远 武沛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