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美好前程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雪域高原。
“我的父母都是奴隶,我打小就开始为农奴主放牧,一天只给一点糌粑,根本吃不饱……”山南市乃东区克松社区83岁的索朗顿珠老人讲述了66年前的苦难经历,那是旧西藏的真实写照。
民主改革后,西藏社会制度更替,实现了人人平等。索朗顿珠至今还记得分到土地时的喜悦:“自己的田地,自己的牲畜,收成也是自己的!”老人感慨不已,民主改革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现在他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美好又幸福。
正如索朗顿珠老人所言,66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提升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将安排资金148亿元,实施民生实事28项,比2024年新增7项,其中包括“支持做好定日县6.8级地震灾区受灾人员过渡期生活救助资金”。“地震无情,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平措说,“我们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携手共进,将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把各族人民群众的期待转化为可触可感可及的幸福。
东风浩荡征帆满,团结奋进正当时。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力争达到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作为扎根西藏的民营企业,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西藏奇正青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若琼对未来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呼吁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营商环境建设,共同推动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南山的树越种越多,而且成活得很好。气候变好了,感觉空气也湿润了,我们偶尔还能看到马鹿、岩羊这些野生动物,日子越过越舒心。”拉萨市城关区慈觉林村村民索朗扎西感慨道。随着美丽西藏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日渐向好。好生态,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利,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西藏正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的新路,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方式,有序开展绿电制氢、“光伏治沙”试点;制定自治区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开展新造林碳汇资源开发潜力调查。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加快推动边境地区发展”的话语掷地有声。2025年,西藏将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现在边境地区开发开放水平越来越高,边境游、跨境游和边境贸易快速发展,我们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日喀则市定日县绒辖乡陈塘村村民赤列说。同样憧憬美好未来的边境群众还有很多。来自墨脱县的白玛玉珍表示,今后要继续把“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作为己任,努力将墨脱建成西藏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成为喜马拉雅南麓最靓丽的边境县。
辉煌的过往载入史册,美好的未来源于奋斗。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原儿女将以民主改革66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辉煌成就为起点,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昂扬奋进的姿态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壮丽篇章。
数说巨变
202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力争达到8%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202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安排资金148亿元,实施民生实事28项(文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