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雪域的春天 激情澎湃

——写在西藏民主改革66周年之际

人民网记者 吴雨仁
2025年03月28日09:10 |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小字号

春风正暖,阳光洒进拉萨市城关区的一幢藏式小院,76岁的洛桑贡布坐在院里看书。“没有党的恩情,我哪能坐在这儿看书呢!”

旧西藏,教育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10岁的洛桑贡布走进拉萨市第一小学,开始有了受教育的机会。“现在的教育条件真是越来越好了,孩子们生在了好时代。”洛桑贡布说,在旧西藏曾被奴役的他,如今孙女都已大学毕业。

经历过严冬,才倍加珍惜春天的温暖;经历过黑暗,才真正懂得光明的可贵。

3月28日,是西藏民主改革66周年纪念日。66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新时代的春天阔步前行。

农业“玩”起高科技

眼下,西藏迎来春耕春种时节。

“突突突……”日喀则市拉孜县坚达村,在高标准农田里,农机手达瓦加拉驾驶着装配智能监测系统的旋耕机马力全开。旋耕机来回穿梭,农田里“土浪”翻滚。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

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精准显示土壤墒情、气象信息与作业进度。“过去靠经验,如今靠科技,我们夫妻俩管百亩良田轻松得很!”达瓦加拉指着终端笑道,“现在两人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4万元!”

达瓦加拉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数字监测盒。人民日报记者 琼达卓嘎摄

达瓦加拉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数字监测盒。人民日报记者 琼达卓嘎摄

作为全国首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拉孜县构建起“耕地矢量化管理、农机可视化作业、种植全程化追溯”的智慧农业体系。

装上“数字引擎”,智慧农业大显身手。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青稞病虫害防治;

在昌都市八宿县旺比村,全水培种植技术使植被难以存活的盐碱地实现全年全天候蔬果种植;

在山南市琼结县唐布齐村,智能温室大棚采用物联网技术,确保农业生产高效运行;

…………

3月16日,山南市乃东区门中岗社区,农机手驾驶旋耕机沿着地垄匀速前进。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3月16日,山南市乃东区门中岗社区,农机手驾驶旋耕机沿着地垄匀速前进。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西藏粮食总产量达112.9万吨,已连续10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累计建成445.23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8%。

从“人拉肩扛”到机器轰鸣,高效农机为西藏现代农业增添动力,让种地变得更轻松、更智慧。

项目跑出“加速度”

3月18日清晨,珠峰城投集团帕孜项目负责人李骏快步走向帕孜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隧道内,入仓机高效运转将沥青混凝土心墙填筑料精准倒入基槽。工人们专注地摊铺心墙,振动碾紧随其后,将填筑料碾压密实。

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全国目前在建海拔最高的重大水利工程。

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现场。洛云飞摄

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现场。洛云飞摄

“今年我们研发出可移动式超大跨度气肋膜仓应用技术,攻克了冻土消融、高寒施工等难题,极大缩短建设工期。”李骏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灌区春旱和冬旱缺水问题,还可向昂仁县城提供可靠的饮用水源,同时开发当地水能资源,基本解决日喀则市5个县区冬季缺电问题。

不仅是帕孜水利枢纽工程。雪域高原上,一批批重大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

3月7日,拉萨市举行了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当天74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总投资1469亿元,涵盖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基础设施、社会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

进入2025年,西藏各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马不停蹄,“进度条”持续刷新。一个个各具特色的项目随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开工建设,信心满满奔跑在西藏的春天里。

春晚添柴“西藏热”

这个春天,西藏“很忙”。

乘着“春晚拉萨分会场”的东风,西藏各大景区热度持续上升。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亮相春晚分会场以来,拉萨市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100%。

2月3日,游客在春晚拉萨分会场标识前打卡。赵振宇摄

2月3日,游客在春晚拉萨分会场标识前打卡。赵振宇摄

“西藏借力春晚IP,推出‘亲子游、旅友游、银发游、本地游补贴’等促消费活动,持续推动‘向光向上 冬游西藏’景区免费开放优惠政策落地,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李川州说。

春晚拉萨分会场的设立,不仅是对西藏文化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对西藏旅游的一次有力推动。春节8天假期,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8.1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6%;实现旅游总花费19.45亿元,同比增长13.68%。

旅游热,还得益于供给新。

“去欣赏林芝最美的桃花。”3月18日,广州市民刘穗搭乘“春暖藏域·醉桃颜”西藏桃花专列,赴一场“桃花之约”。

当天,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00多名游客在广州启程,开启为期10天至12天的西藏之旅。

林芝市依托桃花资源,打造文旅产业。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林芝市依托桃花资源,打造文旅产业。人民日报记者 徐驭尧摄

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每逢初春,漫山遍野桃花盛开,与蓝天白云、雪山冰川交相辉映,成为独特的景观。

如何让美景吸引游客,继而让“客流量”变“客留量”?3月以来,2025“林芝桃花节”文旅宣传推广先后走进武汉、南京、北京等地。林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春祥表示,今年林芝桃花节以宠爱游客为主线,高位开启全链条观赏游玩模式,保证整个桃花节期间隔日有演出、天天有精彩。

农业智慧化,工业加速跑,文旅“吸粉”忙。站在民主改革66周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从废除农奴制的伟大变革,到新时代新征程的跨越式发展,西藏各族儿女正以奋进之姿,续写着新时代的春天故事,用实干创造着美好未来。

(责编:旦增卓色、陈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