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县地震过渡安置点:
给牛羊搭建温暖越冬的“家”

晨曦初露,在日喀则市定日县曲洛乡班久岗村过渡安置点,扎西早早起床,生起炉火,准备一家人的早饭。“早上,酥油茶和糌粑可是绝配。”他笑着告诉记者,今天的工作比较多,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干活。
安置点上空,升起袅袅炊烟。早起的妇女陆陆续续背着水桶出门取水。村里的青壮劳动力纷纷向不远处的工作地点走去。
扎西介绍说:“我们今天去搭建牛圈,村民都安置好了,现在得让牛羊也有个安稳的‘家’。”
地震后,村里的牛圈受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牲畜没有了防风保暖的地方。为了保证牛羊顺利越冬,村里按照“一户一圈”的标准,组织做好牛圈建设。
来到搭建现场,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个个干劲十足,大家喊着响亮的号子,有的在专注地垒砌砖头,有的身手敏捷爬上顶棚搭框架,还有的开着拖拉机来回穿梭运送材料,扬起一路尘土……
班久岗村党支部书记罗布占堆告诉记者:“我们村一共有73户395头牛。地震后,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过来对死亡牲畜进行科学化无害化处理,并进行了消毒消杀和紧急免疫接种,还送来了饲草料。新牛圈5天就能建完,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自家牲畜的温饱和安全了。”
“新牛圈离我们安置点近,照料起来也更方便了。”村民南加卓玛说,“现在生活慢慢回归正轨,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来到措果乡塘仁村1号过渡安置点的牛圈搭建现场,碰到村民们正在休息。村民盘腿围坐在一起,享用着家里老人和小孩送过来的酥油茶和点心。
“来,孩子,你也辛苦了,喝点酥油茶吧。”抵不过村民的热情,记者也喝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谈及现在的生活,村民的回答异口同声:现在什么都不缺了,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牛圈建完后,我们还要投入到重建工作中,为建设新家园出一份力。”村民贡嘎扎西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和信心。
定日县农业农村局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珠桑介绍:“截至目前,重点灾区长所乡、措果乡、曲洛乡、尼辖乡等已经落实了1667.3吨饲草料。同时,根据灾区牲畜管护实际需求,我们制定了灾区牲畜临时管护方案,按牲畜数量与户数比例,以先建后补形式,平均每村落实10万至15万元补助专项资金,目前,已动员群众建设临时牲畜管护棚圈2520座。”
沿着219国道,记者看到,很多安置点都在如火如荼地搭建牛圈,在繁忙中涌动着勃勃生机。(旦增嘎瓦 马晓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