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以“乡音”传“党音”,声声入耳聚民心

——2024年西藏自治区“十佳基层宣讲员”决赛观察

2025年02月17日09:28 | 来源:西藏日报
小字号

  夜幕低垂,晚风轻拂。2024年底,2024年自治区“十佳基层宣讲员”决赛在山南举行。12名评委、220多名全区基层骨干宣讲员、累计105万网络观众仔细聆听,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这里,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温暖话语,一句又一句;在这里,聆听援藏干部的感人故事,一批接着一批;在这里,聆听旧貌换新颜的乡村振兴故事,一个又一个;在这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声音传遍高原大地,让人欢天喜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城乡基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理论宣讲,“热”在基层

  参加2024年度自治区“十佳基层宣讲员”决赛的29名选手是从全区10000余名基层宣讲员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乡间宣讲能手。

  布森大叔,在2024年度自治区“十佳基层宣讲员”入围名单中无人不知。61岁的布森是那曲市索县加勤乡贡塔雪村党支部书记,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决赛中,他慷慨激昂地讲述着发生在他身边的变化,以至于差点超时。现场观众也被他的演讲吸引,喝彩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台上15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平常我给村民们讲,都是几个小时停不下来。”作为一名基层宣讲员,布森走遍了乡里的各个角落。草地上,他以蓝天为幕,向群众宣传、讲解党的创新理论;雪山边,牧场上,火热的牛粪炉边,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烙”进群众心坎里。

  决赛中,布森的宣讲题目是《以小见大看历史 见微知著感党恩》,用他的人生经历细数党的恩情,激动之处,攥紧拳头,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引得一片喝彩声和掌声。

  基层宣讲员直接面对的是群众,观众在基层,宣讲骨干也在基层。群众的关注点在哪里,理论宣讲的落脚点就在哪里。把“大道理”讲成群众爱听、想听的“百姓话”,理论宣讲有趣又有味,群众抬头率、点头率、鼓掌率不断提高。

  “只有群众积极参与了、群众认可了,才能真正打通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区党委讲师团副团长国吉告诉记者,“十佳基层宣讲员”始终坚持群众参与这一原则开展工作。

  不仅如此,在基层评比中,群众参与是关键。2024年度自治区“十佳基层宣讲员”比赛不仅全面对群众开放,还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实现全区各级融媒体平台同步推送,让比赛变成了一场群众盛会,各级平台在线观看人数直接拉升到年度峰值。

  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县级融媒体平台达到2万人在线观看,后期西藏日报社各媒体平台制作推出图文稿件、短视频作品29件,在西藏日报社所属各平台的浏览量超过740万,真正实现了热在群众、热在基层。

  那曲市嘉黎县麦地卡乡帕热村村民扎拉斯塔说:“这个比赛太精彩了,比看赛马节还过瘾。”

  “加油充电”,提升宣讲能力

  “身边人讲身边事,是宣讲员的一个天然优势,但讲得不生动不透彻,或者年年一个调,也会慢慢让群众失去听的兴趣。”国吉如是说。

  自治区坚持以赛代训,聚焦阵地、队伍、素质优化提升,自下而上逐级推进,实现现场听、当面学。2024年的自治区决赛,在充分考虑基层宣讲员需求的情况下,将比赛与年度骨干宣讲培训合并举行,设计了比赛教学、讲座教学、现场教学多个模块。

  “比赛教学突出实战技能,引导大家学习改进表达方法、互动技巧;讲座教学突出数字赋能,帮助大家提升直播宣讲、视频宣讲的能力;现场教学突出实践功能,使宣讲员开阔视野,对西藏各地高质量发展有更深刻的体会。”国吉继续说道。

  宣讲员不仅来自基层,而且深入基层。基层宣讲员们认真听,用心记,认真观看现场示范,和指导老师现场交流。

  “前期,我们会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讲师团组织的3至4次线上集中备课会,最后再参加宣讲员评比大会。”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夏鲁村宣讲员拉珍表示,通过这次学习,我从老师和优秀同志那里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回去后,我将用更贴近群众所思所想和日常实际的办法,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广大农牧区老百姓心间。

  两年来,开展层层评比,强化县(区)、地(市)轮训和自治区常态化培训,让基层宣讲员看到了展示才华的无限可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熟悉社情民意的理论宣讲专家队伍,推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高素质宣讲队伍体系。

  2023年度入围“十佳基层宣讲员”的尼玛次仁将党的民族政策融入乡土故事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各类宣传宣讲3100余场次、受教各族群众达50万余人次。今年还被《康巴卫视》特邀去录制电视宣讲节目,其网络宣讲视频十分受群众欢迎,观看人数最多的一期达到230万人。

  创新形式,打造多元化“微宣讲”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运用,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折嘎”说唱是流传了10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市充分利用“折嘎”这一文化资源,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折嘎”表演方式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

  两年来,自治区以“十佳基层宣讲员”评比为重要抓手,综合施策,倒逼策划、组织、管理、考核等进行系统性革新,推动宣讲员队伍、宣讲工作提质升级,在不断巩固“宣讲+文艺”“宣讲+电影”“宣讲+趣味运动会”“宣讲+音视频”等有效方式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传统艺术赋能宣讲、直播赋能宣讲等“微宣讲”,涌现出各行各业的基层宣讲员。据了解,如今我区每个县(区)至少有1名宣讲员可以运用直播进行宣讲。

  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委会主任,那曲市班戈县保吉乡宣讲员白玛扎西说:“我们国家的制度这么好,大家的生活这么好,为什么要让分裂分子搞破坏,大家绝对不答应。”

  日喀则市江孜县龙马乡宣讲员平措,围绕党的惠民政策给大家宣讲,他说:“国家发补助,修路、通电通水、建医院、建学校,我们不守好家谁来守。”

  拉萨市阿旺顿珠,西藏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一直在八廓街道夏萨苏社区当宣讲员,他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说明转变观念的重要性。

  ……

  共识在聆听中凝聚,思想在宣讲中升华。基层宣讲员队伍在评比中不断更新进步,他们不仅常态宣讲,而且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站得稳立场,讲得清道理,让带着“酥油香、糌粑味”的党的声音润高原,声声入耳聚民心,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澎湃出无限正能量。 (杨小娟 扎巴旺青)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