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喜看首府新答卷

——2024年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5年02月07日11:11 | 来源:西藏日报
小字号

  2024年,拉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5亿元;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预计进出口总额增长15%;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0%;预计接待旅游总人数和实现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5%、14%……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拉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的坚定决心。

  一年来,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个个美丽乡村蝶变升级、一件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目之所及,一幅幅生动隽永的实践图景,勾勒出宜业宜居的“日光之城”,处处彰显着无限活力、释放着巨大魅力、涌动着澎湃动力。

  产业强市:激发发展活力

  2024年,拉萨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拼经济、强建设、促消费,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5亿元,经济大盘稳中向好;出台促经济惠民生助企业“8条政策”,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新增经营主体3万户,就业再创新高,实现惠民生与扩内需双向发力、双效俱优。

  同时,为提升商贸服务品质品位,拉萨市双管齐下,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出台《拉萨市关于加快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夜购、夜宴等10个维度激活夜间经济。目前,已成功培育3大夜间经济区和2处夜间经济点,并完成了4个点位的升级建设工作,形成主题特色鲜明、差异化与多元化融合发展的夜间集市,给城市增添了别样活力。

  此外,拉萨市聚焦“九大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具有拉萨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投资稳定增长,56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公路、帕古水库等项目建成投用;服务产业提质发展,打造城投智能化综合型物流园区,建成堆龙德庆区物流集散中心,外贸产业扩容发展,出台外贸提质增效15条措施,建成全区首个海外仓;农牧产业稳产增效,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基地2.73万亩,林周县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青稞)标准化生产基地。

  生态立市:擦亮幸福底色

  2024年,拉萨市持续推动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战略走深走实、常态长效,市政设施从地下路基、管网到路面、井盖,再到路灯、护栏、绿化等实现“换羽新生”,城市水系演绎美妙滨水空间,口袋公园、沿路花坛呈现城市“方寸之美”。终结农牧区千百年来人畜混居的历史,建成国家级美丽乡村10个、自治区级美丽宜居村庄100个。

  2024年,拉萨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纵深推进生态宜居、美丽拉萨建设。推进中心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建成两岛内河生态廊道、尼卓苑活水林卡等城市水系项目,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扎实细致完成药王山环境整治搬迁。拉萨南北山绿化新增营造林17.72万亩,38个造林片区苗木成活率达92%以上,作为优秀典型案例被多个国家部委引用;完成庭院绿化133余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180余万平方米,“绿满城”逐渐显现。

  此外,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转办及反馈问题整改。践行“无废城市”建设理念,积极促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方式,新创“无废细胞”49个,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3个,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51.6%,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

  文化兴市:厚植人文底蕴

  2024年,拉萨市全域旅游配套大发展战略全面铺开、全局推进,“雪域古城 圣地拉萨”城市名片更加响亮。“九大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五类业态发展区”齐头并进,特色优势产业快速集聚集约集群发展。预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72亿元,进出口总额63.46亿元、增长15%。

  同时,拉萨市深入实施“五大工程”,落细落实“五个一批”举措,新创改编文艺作品214个,创作《天路人》舞台剧,推出《拉萨的歌》系列曲目,制作完成“拉萨礼物”,四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127家,文创园区获评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九进”工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首次举办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纳木错开湖日系列活动,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半程马拉松、喜马拉雅音乐季等文旅体融合发展品牌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扩大,全线打造“318”数字化自驾游,热播剧《日光之城》展现新时代拉萨城市魅力,文旅发展“三环八圈”新格局逐步形成,预计接待旅游总人数和实现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5%、14%。

  2024年,拉萨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承接落实好自治区21项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拉萨市本级16项民生实事。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战略从细微处破局、从根本处用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预计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25元、27511元,分别增长6%、10%。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卢文静)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