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日喀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访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日喀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巴桑
自治区人大代表,日喀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巴桑。 记者 旦增兰泽 摄
近日,自治区人大代表,日喀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巴桑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日喀则市2024年在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方面取得的成效、下步工作计划和抗震救灾工作推进情况。
巴桑介绍,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抓落实,交出了厚重提气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具体而言,全市深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5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赴区外学习、务工,“走出去”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渠道。成功申报4处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创建2个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20个边境新村,实施乡村产业项目176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
特别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全市高水平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1亿元,增长12.5%,新能源汽车出口货值14.6亿元,翻了一番。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发展迅速,出口货物查验场封关启用,南亚国际货运班列顺利开行,实现了“一次报关、口岸直通”。开放平台持续完善,吉隆边合区完成投资7.3亿元,日喀则(吉隆)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吉隆、里孜口岸运行良好,口岸通关货重20.7万吨、货值76.8亿元,分别增长47.5%、49.1%;出入境人员55万人次,增长112%。互市贸易蓄势积能,11个传统边贸点恢复运行,贸易额达4800万元。此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2%,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接待游客人次增长20%,市场主体新增1.2万户,建成高原和美示范村61个,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8.8%,增速均排名全区第一。
巴桑说,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此后又专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倍增动力。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科学有序推进抗震救灾工作,高效运转指挥调度体系,党政军警民齐心协力,推动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目前,我们正加紧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同步编制重建规划。”巴桑说,“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打好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
巴桑表示,日喀则市将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精神,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持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前沿,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六大提升行动”;持续提振社会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加快产业发展,做优做强农牧、藏医药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快补齐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发展边境特色产业,确保群众有事干、有产业、能致富。用心用情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节。(杨子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