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奋力开创新时代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王君正
2022年02月28日09:39 | 来源:西藏日报
小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人才强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以“八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特别是在去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人才工作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社会条件、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才篇”,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党中央确定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转化为西藏人才工作的具体思路举措,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西藏人才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紧紧围绕治藏稳藏兴藏各项事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多措并举引进、培养和选拔人才,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人才,推动全区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10年间,全区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人才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年提升。

  总的看,我区人才工作成绩很大,但与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相比、与各族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第一,推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纵观现代国家崛起的轨迹,以人才引领发展在国家实现赶超中起着关键作用,19世纪末美国全面赶超英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对标美国实施赶超,70年代韩国追赶欧洲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全面提高人才规模和质量,大量引领创新实现的。国内的深圳、苏州等城市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关键在于吸引和集聚了大量人才,并由此发展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事实充分说明,不管哪个时期、哪个行业,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主题,紧扣“四件大事”战略布局、“四个确保”战略目标,提出了“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战略抓手,绘就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美好蓝图。要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需要依靠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踏实肯干的人才来完成。如果我们不能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在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更不可能在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步,也不可能把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好。

  第二,围绕“四件大事”主攻“四个创建”亟需补齐人才短板。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兴旺发达,人才是关键。西藏作为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除了自然条件艰苦、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捣乱破坏等因素外,各类人才资源的不足也是制约“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一大“瓶颈”。从人才队伍现状看,我区规模不足与结构不优、质量不高问题长期并存,将严重影响西藏高质量发展。比如,西藏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1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破解“富饶的贫困”难题,急需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说,人才短缺严重制约西藏的发展进步,全区上下对人才问题的严峻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面对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必须大力集聚各方面人才。无论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还是城市之间的发展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竞争。当今世界,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主要发达国家竞相将人才竞争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20多个发达国家制定了新兴人才发展战略,启动100余项专门计划培养和引进人才。比如,欧盟实施护照一步到位快速入籍,日本考虑给特定行业的外国工人发放永久签证,现在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约1/3来自国外、科学与工程博士约2/3是外国公民。放眼全国,为抢夺各类人才资源、吸引高端人才、抢占城市发展“优先权”,多地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深圳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西安出台“史上最宽松”23条人才政策等。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才工作做得还不够积极主动,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们与全国各地人才争夺的激烈态势还不适应,无论是从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从成渝双城经济圈、陕甘青宁经济圈看,这些地区人才资源本身就比我们丰富,人才发展的环境条件原本就比我们更加具有吸引力,如果我区人才工作不能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还是固步自封、行动迟缓,不仅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现有人才也可能被“抢”走。

  我们一定要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认清大势、正视差距,采取切实可行的针对性举措狠抓人才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让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真正树立起来,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真正建立起来,让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真正浓厚起来,让雪域高原各项事业因人才而发展进步、人才因投身雪域高原的发展而人生出彩。

  二、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对做好西藏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四个面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前瞻设计和战略布局,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以更坚定的决心下好人才先手棋、以更宽广的视野打好人才主动仗、以更大的力度布好人才新雁阵,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释能量,打造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坚持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为引领,精准对接全区维护稳定、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兴边富民等重点工作,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才规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伟大事业中来。

  第一,聚焦实现长治久安目标汇聚人才。维护稳定、实现长治久安是西藏第一位的工作任务。要突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总任务,牢牢把握“五个过硬”的总要求,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向,汇聚一批有铁一般理想信念、铁一般责任担当、铁一般过硬本领、铁一般纪律作风的政法维稳人才。

  第二,聚焦提升民族宗教工作水平汇聚人才。要突出民族宗教工作在全区工作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坚持“四个特别”要求,汇聚一批精通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熟练掌握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熟悉民族宗教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民族宗教人才。

  第三,聚焦产业发展需要汇聚人才。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紧扣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汇聚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人才。在文化旅游业方面,要着力培育更多高水平文创产品团队和人才,擦亮“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等文化旅游金名片,把西藏特色手工艺品包装成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西藏特色的文创产品,做长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链;着力培育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选拔更多具有旅游管理从业经验的优秀人才到旅游景区或涉旅国有企业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引进更多优强旅游企业带人才、带项目来西藏发展。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要围绕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培养一批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规划设计、建设开发、运营维护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工业经济产业方面,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大数据业务管理能力或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突出的行业领军人才,柔性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专家人才,加快集聚一批具有跨领域知识背景、既懂数字技术又懂相关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数字西藏”建设储备更多人才生力军。

  第四,聚焦推进乡村振兴汇聚人才。我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但去年1.3万多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中资产规模上千万元的只有67家;畜产品也处于短缺状态,每年需调进22万头生猪、4万头活牛、200多万只活禽才能满足区内市场需求。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重大任务。要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引进产业链前端农牧业种植养殖和产业链中后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等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努力吸引一大批有经验的“土专家”,懂技术的“田秀才”。要统筹抓好农牧业生产经营人才、农牧区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牧业农牧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到农牧区干事创业,汇聚一批高素质的“新农人”、善经营的“农创客”、会带头的“兵支书”,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

  第五,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汇聚人才。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抓高质量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金融支撑。要加大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引进一批从事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紧缺型人才,以及熟悉风险管理、合规审计等工作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争取从中央金融部门以及对口支援省市引进交流一批战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金融人才。要加强金融人才培训,联合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金融风险、企业上市、政策法规解读等业务培训。要组织选派党政干部到金融机构、金融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选派优秀金融干部充实地方党政领导班子,不断提升各级党政干部现代金融知识和能力水平。

  第六,聚焦改善保障民生汇聚人才。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聚民力。不仅要引进高精尖的人才,而且要引进有助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人才。要坚持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大事来抓,围绕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引进相关人才,着力研究破解一些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小问题和实际困难,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着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学前双语幼教、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校教师等各学段教师队伍建设;着眼健康西藏建设,加强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的分类培养,培育一支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医学人才队伍;着眼更好地“管脑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过硬、学术造诣高、有威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集聚一批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残障康复、婚姻家庭、扶弱济困、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社会服务人才。

  第七,聚焦筑牢生态屏障汇聚人才。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要立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综合治理、碳达峰碳中和、污染防治、生态富民等,借助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研究力量,加强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合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原人类适应与生存环境、高原生长与演化、资源能源、地质灾害与环境、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加强生态环境科研、监测监管、监察执法人才和环保产业经营管理、咨询服务、工程治理人才培养,集聚一批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人才。

  第八,聚焦捍卫西南边陲安全汇聚人才。要围绕边境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固边型城镇建设,通过区地市县交流、人才引进、定向培养、强化培训等方式壮大边境地区教师、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加快致富能手培育,培养更多通晓边防、善于交流、精于管边的新型边境人才。

  以上八个方面,是我们围绕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抓好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统筹兼顾、大力推进,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质性成效。在具体实施中,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相结合,坚持以中央确定的人才建设发展目标为牵引,聚焦新时代西藏人才工作战略目标,科学编制“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人才发展规划,通盘考虑、梯次推进,既整体布局、又突出重点,既多点开花、又精准发力。坚持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既加强统筹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才工作中带有倾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总结实践中的新探索、新做法、新经验;又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优质服务与优化环境相结合,健全政府、社会、单位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提高人才投入效益,着力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从优、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

  三、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工作机制,实施“育、引、用、留”四大工程,不断开创我区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常言说,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做好人才工作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制度、靠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尽快把能够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立起来、用起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强考核管理工作,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褒奖实干成功者,鼓励勇于探索者,淘汰怠政失职者,惩办违法乱纪者,让所有的优秀人才看到“上”的希望,让不作为不干事的感受到“下”的压力,让违法乱纪者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不可侵犯。要进一步创造良好条件,学会筑巢引凤,研究优秀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政策措施,为他们提供大展拳脚的良好事业发展平台,营造成长成才、引才聚才、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确保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起作用。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渠道,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打通阻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肠梗阻”,清除制约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观念、机制、环境障碍,既招得来“女婿”也留得住“儿子”,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人才与事业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当前,我区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创新活跃、人民幸福的伟大时代,更需要加快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关键是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紧扣育才、引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全环节集中发力,打造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建功雪域高原的人才队伍。

  第一,多措并举实施育才工程。人才工作的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现在全区各行各业发展都需要大量人才,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能完全靠“拿来主义”,必须结合区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现有人才的潜能。

  要发挥好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支持全区各高校提升教学科研质量,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贡献力。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农医人才培养分量,深化科教融合育人,加快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聚焦解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注重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鼓励以发展重大需求为目标实施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支持“一流学科”牵头构建跨院系、跨学校、跨区域的学科集群,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继续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主线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双高”建设力度,统筹推进职业院校布局优化调整,加快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等多层次衔接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具有西藏特色和技能优势的西藏工匠、唐卡大师、藏医药大师、藏餐名厨等职业技能服务品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培养和新型学徒制,开展紧缺工种定向培养合作,适度超前培养新型产业急需人才,打造数量充足、发展亟需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要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大规模培训人才,多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围绕我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针对干部人才知识结构的薄弱环节开展辅导培训。积极探索更多人才到对口支援省市、中央单位挂职锻炼机制,每年遴选一批优秀人才“走出去”学习提升,开拓视野、增强本领。持续选派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西部之光”、“西藏特培”人才培养项目。

  第二,广开门路实施引才工程。当前,我区各领域人才整体短缺,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高层次人才长期紧缺,短期内培养也难以奏效,需要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要把引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问题,突出需求导向,以求贤若渴的心态、积极有为的工作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要抢抓机遇引才。中央和国家机关、对口支援省市、中央企业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引才提供了宝贵机遇,要积极主动向对口支援单位协调衔接,争取选派更多具有专业特长又熟悉国家政策的高端人才到西藏工作,巩固拓展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成果,创新实施“小组团”援藏,对有意愿留下来的优秀人才,要关心关爱、大力培养使用。鼓励整体引进创新团队,在人才梯队配备、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等方面提供特殊政策,特别是对“七大产业”发展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国内外一流或顶尖人才团队,要实行“特事特办、一人一策”。

  要创新方式引才。采取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定期发布全区重大项目引才需求清单,支持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设立引才项目,吸引国内外人才揭榜领衔项目建设。强化柔性引才理念,探索采用“候鸟式”聘任、“离岸式”研发、“巡回式”服务等模式,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发挥企业在引进人才中的作用,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把人才跟着项目走和项目跟着人才走结合起来,重点在以项目集聚人才上精准发力,加大对企业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

  要办好活动引才。依托藏博会、西藏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平台吸引人才,探索举办西藏人才博览会和“人才日”系列活动。在区外的西藏籍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都是西藏宝贵的人才资源,要积极引导支持他们返乡创新创业,满腔热情反哺家乡、回报桑梓。

  引进人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现实需要出发,不能搞大而全、盲目攀比、求洋图新,不能没有目的地大撒网,不能简单以人才称号和学术头衔等“帽子”对人才“按帽论价”,而是要注重质量效益,讲究实际效果,确保引进人才用得上、干得好。

  第三,守正创新实施用才工程。优秀人才不仅在于拥有他们,更在于用好他们。我区人才总量本身就少,每一个人才都十分宝贵,必须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千方百计成就人才,让每个人才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体现最大的价值,这才是对人才真正的重视。

  要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用好人才首先要打破思想观念上的条条框框,真正做到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只要是人才,学历高能力强的要用、学历低能力强的也要用,年长经验丰富的要用、年轻有冲劲的也要用,本地的要用、外地的也要用,对优秀的要大胆地用、及时地用。为此,必须大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使更多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要在精准使用上下功夫。不同人才各有所长,在使用上必须扬长避短,尊重人才发展的个体差异,为每个人才找到合适位置。要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不能把有没有提拔到行政领导岗位作为是否重视人才的判断标准。对人才的使用都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从人才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准使用人才,做到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要在授权松绑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行政部门应该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用人单位可以决定的事情都应该由用人单位决定,既要真授、授到位,又要确保接得住、用得好。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动权,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力充分释放出来。信任和尊重是对人才最有力的支持。要充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实行目标导向的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做到创新不问出身、不论资历、不设门槛,确保科研项目取得实效。当前,科研人员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比较多,占用了搞科研创新的时间和精力,要加大减负力度,让他们从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

  要在科学评价上下功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工作成效检验工作手段、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要着力破除“四唯”倾向,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鼓励引导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要在创新激励上下功夫。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支持专家人才离岗创业或到企业从事技术攻关任务,建立健全落实技术入股、股权期权激励、分红奖励等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在促进流动上下功夫。深化人才流动机制改革,打破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推动人才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一体化配置,克服人才资源配置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畅通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流动的渠道,健全人才帮扶协作和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到事业最需要的地方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第四,用心用情实施留才工程。我区人才外流已成为制约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要千方百计把培养引进的人才留下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满腔热情为各类人才当好“后勤部长”,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认识要更加提高。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讲求“士为知己者死”。人才对感情的需求往往超过一般的物质需求,更看重精诚而不是金钱。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和能力,也是我们党的事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对待人才要提高认识、谦逊真诚、放下架子,与各方面人才交朋友,特别是要同那些学术造诣高、社会影响大的建立良好关系,多向他们学习,多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情感交流,以实际行动感染、感动、感召人才。

  服务要更加周到。人才能不能留得住,关键看环境、看服务。环境和服务好了,既能让引进来的人才由“飞鸽牌”变成“永久牌”,也能防止本土人才“孔雀东南飞”。真正做到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积极主动为人才提供热情周到服务,解决好子女就学、配偶安置、个人就医、住房购房等后顾之忧。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进一步完善人才优待服务政策和办法,提高人才薪酬待遇,构建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的服务闭环,把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的工作做扎实。

  平台要更加广阔。事业和平台是拴心留人的根本,人才最看重的还是有无事业发展的空间、施展抱负的平台,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舞台,集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推出更多有潜力、有前景的项目,努力用产业集聚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平台留住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实施这“四大工程”,都需要重视青年人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未来,更是事业的未来。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培养年轻人、使用年轻人。青年人才存在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要坚决摒弃重资历轻能力、重显绩轻潜力等不合理做法,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对看准了的特别优秀的青年人才要委以重任,采取特殊政策支持他们当主角。经验来自于实践,才干来自于历练。越是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才,越要放到生产一线、科研前沿、艰苦环境去磨练意志、经受考验,接受锻炼、提高能力,推动他们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几回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练出真功夫,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使他们尽快成长为能够挑起大梁的优秀人才。同时,对年轻人成长成才要有耐心,不能因为一封别有用心的举报信就抓住不放、一次失误就全面否定,关键还是看本质、看主流,看一贯的表现,看是否做出优秀成果和贡献。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青年人才,关键时刻、紧要之处拉一把、扶一把,做他们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四、坚持党管人才、扛起政治责任,为推动全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办好西藏的事,关键在党。全区各级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责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

  第一,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智是人的力量,品德是人的灵魂。要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鼓励人才身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淡泊名利、潜心做好本职工作。要把做好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为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注重从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根据事业需要选拔优秀人才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任职,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组织中来。

  第二,要压紧压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区党委已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人才工作。市县两级党委都要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抓战略、抓政策、抓项目、抓协调、抓保障、抓服务、抓安全的职责,加强人才工作力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具体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推进、重点人才服务。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人才集中的单位要主动找准定位,创造性地做好育才、引才、用才、留才工作。要加强督促考核,将人才政策落地、人才投入力度、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项目推进、人才环境优化等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三,要切实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人才投入是最具战略性意义的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投入。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宁肯在其他方面节约一点,也要在人才投入上大方一点。坚持把人才发展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行业专业规划要明确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措施和配套项目。各级财政要优先足额安排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各部门工作经费要优先安排人才培养开发经费,重大项目中要专门安排配套人才经费。健全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加大人才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第四,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宣传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和方针政策,宣传区党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宣传各地人才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特别是要大力宣传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创业奉献的优秀人才,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人才、拴心留住人才、支持帮助人才的浓厚氛围。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时代西藏需要人才、呼唤人才,也必将成就人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机制,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把广大人才团结凝聚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文系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2022年2月15日在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