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知青洛殿扎西在西藏琼结“探亲”记

时隔45年,65岁的老知青韩云再次踏上了他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土地,原琼结县久河公社知青点(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下水村德布林组)。
图为1976年知青韩云从辽宁大连远赴西藏下乡支边,图为当年的知青一起在琼结县委门前合影(左一为韩云) 图片由曲杰提供
在这个曾经挥洒汗水、战天斗地的地方,韩云见到了当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兄长久阿。在久阿家门前,韩云紧紧拉着好兄弟久阿的手,爬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激动和兴奋。
“久阿大哥,我是当年住在你家的知青洛殿扎西啊,你还记得我吗?40多年了,我非常想念你们,想念当年的酥油茶和青稞糌粑。”
图为老知青韩云重返当年知青点农牧民群众久阿家 摄影:熊起樊
“你是洛殿扎西呀,记得,记得哩。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头发都白了,不再是当年的壮小伙啦。欢迎回家,快请进,我们屋里谈。”久阿年长韩云4岁,已年近古稀。他热情招呼远道而来的“亲戚”进屋落座。
从两位老人的讲述中,记者也走进了那个特殊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当年知识青年的豪迈情怀,聆听汉藏一家亲的美丽乐章。
1976年,10位辽宁省大连市的青年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远赴西藏琼结下乡插队。梁晶、陈天全、李丽、安如磐、韩云、林权久、韩风玉、宋书梅、侯立军、尹志疆等10位知青在琼结一待便是两年,收获了青年时代最珍贵的记忆。在琼结下乡插队的岁月里,10位知青和当地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结成对子,一起从事农牧业生产,一起建设祖国边疆,在美丽富饶的雪域高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下乡插队就是落户安家,10位知青入乡随俗,把自己作为农牧民群众的一份子,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很快融入新的岗位,适应新的角色。在知青点,每一名知青都与当地老乡亲如一家,都有自己的藏族名字,“洛殿扎西”就是韩云的藏族名字。
“年逾花甲,好多事情记不全、记不清了。但我的藏族名字‘洛殿扎西’和那段知青岁月,我始终记忆犹新、珍藏心底。”在久阿家客厅,韩云和久阿遥想当年的点点滴滴,彼此充满感慨和怀念。
“当年,洛殿扎西住在我家。刚开始,我们还担心从内地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适应不了雪域高原的农村生活,会和我们格格不入。但洛殿扎西一点也不娇气,谦虚好学,什么农活都抢着干、争着做,跟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就融入了我们。当年,洛殿扎西还当过采石队长,带领大家炸山打石,我开拖拉机运送石料到水渠工地,知青林权久养猪种菜,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一起为幸福生活挥洒汗水。”久阿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岁月,话匣子也打开了,“知青们不仅和我们一起生产劳动,还把当地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跟我们讲祖国内地的见闻,教我们文化知识。我的汉语和识字就是那时洛殿扎西教的。”
韩云拉着久阿的手,满是感激:“当年,我们这些知青多亏了你们的照顾和帮助。老乡们从来不拿我们当外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给予我们很多关照。我现在还记得,当年你要是得了好吃的,每次都会同我分享,我生病了也是你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特别是老阿妈,她老人家待我如己出,非常关爱我,有时你还说阿妈偏心呢。”
图为老知青韩云重返当年知青点农牧民群众久阿家,回忆当年干活劳作时受伤的情景 摄影:熊起樊
“我们这些知青远赴西藏插队,可不是说来就来的,是经过个人多次申请,组织精心挑选的。当年我们为了能来西藏支边插队,还集体写了血书申请。来到陌生的雪域高原,自然气候、地理条件、生活习俗等都需要我们尽快适应,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我们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生产劳动、学习实践等方方面面,我们都尽力做到最好,都没有给组织抹黑,更没有让当地老乡寒心。”韩云边说边摘下帽子,额头上露出一条明显的疤痕,那是当年在久河公社生产劳作时留下的工伤印记,也是他知青岁月最华丽的奖章。
久阿也充满感慨地竖起大拇指:“知青们个个都是生产小能手,天才蒙蒙亮就下地劳动,饿了就在地里吃糌粑、喝酥油茶,天黑透了才回家休息。秋收时,一大麻袋青稞、豌豆,少说也有百多斤,知青们二话不说扛起来就走,还比赛谁搬得多呢。脏活、累活、重活,啥活他们都抢着干、拼着干,这样的坚持不是一天两天,是一年两年啊。这股子吃苦耐劳的劲头,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都由衷地佩服。”
图为老知青韩云与久阿一家合影 摄影:曲杰
当年的知青岁月在两位老人的述说中一幕幕呈现,记者虽然无法亲历,但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当年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时的纯粹信仰和执着信念,也能感受到当年和久阿一样的农牧民群众是多么真诚、质朴和善良。在雪域高原,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汉藏团结故事,知识青年们在琼结插队落户的岁月,无疑是那一代人汉藏亲如一家的生动写照。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本以为要在琼结县扎根一辈子的知青们,大多都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大学毕业后,有的又回到西藏工作多年,有的分散在祖国各地,奋战在各行各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两年的知青岁月,磨练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收获了汉藏民族一家亲的珍贵记忆,成为我人生路上的无穷财富。”韩云满充满感恩地说。
韩云现已退休,长住首都北京。离开久阿家时,两位老人紧紧相拥,不舍分离,他们互相留下联系方式,韩云再三邀请久阿一家务必到北京游玩,再续汉藏兄弟情谊。
当天,韩云携夫人在琼结参观了乡村振兴示范点、部分文化旅游景区、县城休闲广场等地,实地感受琼结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温知青故地的风土人情,为琼结人民生活富足、欣欣向荣的全面小康成就点赞,表示希望能和其他知青一起,尽己所能、各展所长,为建设更加美丽幸福的插队支边第二故乡琼结贡献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