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西藏频道

把乡村建得更美 让产业充满活力

——记岗巴县委常委、岗巴镇党委书记李明阳

扎西顿珠
2021年06月30日10:45 |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小字号

  岗巴县地处祖国西南边境,平均海拔4700米。面对寒冷缺氧的气候,2007年,重庆小伙李明阳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岗巴工作。

  “我既然到了这里,就一定不负组织,不让群众失望”。李明阳说。

  2017年,李明阳就任岗巴镇党委书记。当时,岗巴镇各项工作处于全县末位,在全县评定的4个后进村党组织中,岗巴镇就占了3个。

  随后几年,在李明阳的带领下,岗巴镇党委班子成员从自身的改变开始,改善干群关系,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以党建带动产业发展,带领岗巴镇从后进镇“逆袭”成为先进镇。

  抓班子增强凝聚力

  “初到岗位,看到班子队伍死气沉沉,工作滞后,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从自身做起,向年轻干部教方法、教举措。同时改变管理方式,向班子成员充分放权,提升管理权限。”李明阳回忆说,短时期内,班子成员凝聚力和工作执行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作为边境乡镇党委书记,李明阳牢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结合边境实际,以“边境第一村”吉汝村为突破口,积极推动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十星”党支部、“七彩岗巴”党员志愿服务等特色党建品牌建设,使岗巴镇基层党建工作得到改善,迅速实现后进变先进。同时,向村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和政治辅导员,建立奖惩考核制度,落实党建责任。如今的岗巴镇连续3年党建工作蝉联全县第一名。

  强服务改善干群关系

  班子队伍凝聚了,有了基层战斗力,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增强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李明阳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用了很多时间下村调研、与群众拉家常,听村民们反映困难和提出发展建议,走遍了岗巴镇8个村、621户。

  5年来,李明阳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筹集到25万元的资金改善了镇幼儿园、小学的基础设施;大力推动边境小康村建设,带领全镇党员群众建设温室大棚58座,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新鲜蔬菜;在他的争取协调下,岗巴镇吉汝村成为全区四类区中唯一户户通自来水的村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田间地头、在高山牧场,群众经常能看到他一身灰尘、一脸汗水,全镇没有一个人不认识他。

  “他时刻为群众着想,解决了我们很多困难。有这样的书记,在致富守边的路上,我们更有信心!”岗巴镇吉汝村群众巴桑说。

  发展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如何既守好祖国南大门17公里的边境线,也让群众在致富路上不掉队,李明阳带领班子成员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为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以“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促进传统畜牧业提质增效。李明阳带领班子成员整合当地畜牧产业,动员8个村党支部带头成立了岗巴羊合作社,195名党员带头加入合作社,带动1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股入股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集中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小而散的养殖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2020年,岗巴镇收入上百万元的合作社有4个,入股社员人均分红3600余元。

  2017年,岗巴县在试点种植金丝贡菊时,大部分群众不理解,项目推进迟缓。但李明阳通过考察调研,认为金丝贡菊适合在岗巴生长,是实现“输血”到“造血”转换的有力抓手。他积极动员党员群众入股合作社。2020年,岗巴镇种植金丝贡菊的温室大棚共141个,实现收入700余万元,吸纳80名群众长期在合作社务工,64户入股社员年增收4000余元。

  如今,岗巴镇年人均收入达到15129元。

  岗巴镇完成了“麻雀”变“凤凰”的蜕变,乡村变得更美,产业发展更有活力,群众守边固边更有动力,生活也更加有滋有味。

(责编:次仁罗布、吴雨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