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西藏山南河滩上建起幸福村

王淑 王媛媛 赵耀 贾华加

2020年06月12日11:29  来源:中国西藏网
 
原标题:十九年,西藏山南河滩上建起幸福村

  央金卓玛抱着外甥送我们走出自家小院。院子里,绿草探头、玫瑰绽放,馨香馥郁。眼前的景致很难让人想象:19年前,这里是风沙肆虐的河滩地。

  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区出发,汽车沿着国道349线向西行驶约30公里,一处整齐的藏式小楼群映入眼帘。这里是央金卓玛的家,地处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一角 摄影:赵耀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村民央金卓玛和外甥在自家客厅 摄影:赵耀

  这是央金卓玛的第三个家。

  2001年,15岁的央金卓玛跟随家人从山南市错那县曲卓木乡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扎囊县扎其乡。一同迁来的,还有曲卓木乡58户和扎囊县89户共147户群众。

  148户、700人的新居所,起名“德吉新村”。“德吉”在藏语中意为“幸福”,这个名字承载着人们的希望:挪出穷窝、奔向幸福。

  “那时候,这里都是沙地。这个季节到处都是一种开紫花的植物,没有树。”平整土地、清理石块,运土换土,修建房屋。河滩荒地上,大家住进了新房,分到了土地。

  那一年,次仁多吉16岁。“那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他说,村里好多人看到公路上有汽车,都要打望,直到汽车驶出视线外。

  雅鲁藏布江的南岸,一切都是新的,属于德吉新村的故事刚刚开篇。

  人们在客土改良的1400亩土地上种下青稞、油菜、土豆等农作物。虽然耕地和基本口粮有了保障,但生活依旧比较困难。这让央金卓玛不得不中断学业,跟随姐姐前往山南市乃东区务工。

  河滩地上,树渐渐多了起来,村里也多了些绿意。

  2008年,次仁多吉高中辍学回到德吉新村,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投身家乡建设。

  “在扎囊县城读书回村时,司机一听去德吉新村,都不愿意去。”曾经,一提起德吉新村,周边的干部群众就直摇头。“以前这里打架斗殴、喝酒闹事的事情很多,县里、乡里安排这里的‘两委’班子都要多方考虑、强强配备。”同行的一位扎囊县干部说。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一角 摄影:赵耀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多功能活动健身室 摄影:王媛媛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开展氆氇编织培训(资料图) 翻拍:王媛媛

  明显的变化,始于2014年。德吉新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投入使用,村民们再次搬迁。大家也更加愿意学手艺、外出务工,提高家庭收入了。

  彼时,央金卓玛有了小家。丈夫张禄国是四川人,两人在工地上相识。2005年,两人喜结连理,央金卓玛家的院子盖起了一间房子。

  在内地待了6年后,一家四口回到家乡。搬迁时,央金卓玛分到了160多平方米的两层藏式小楼,他们带着两个孩子搬出了妈妈家,开始新的生活。丈夫外出打工、妻子照顾家庭、孩子就近上学,这个民族通婚家庭“分工明确”,为幸福生活奋斗。

  村里逐步发展壮大了蔬菜种植基地、奶牛养殖基地、苗木基地和大型机械租赁等一批集体经济。稍有空闲,央金卓玛就去村里的种养殖基地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

  2018年9月,靠着丈夫在拉林铁路上务工和自己打零工,她们向村里提出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民主评议和“两公示一公告”,央金卓玛一家摘掉了“穷帽子”。

  去年,丈夫张禄国在拉林铁路上打工收入有近6万元。家里两个孩子的读书不用她操太多心,母亲的身体也挺好,央金卓玛觉得现在的生活很是不错。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村民央金卓玛在客厅摆放的家庭合照 摄影:赵耀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村民央金卓玛家的脱贫光荣证 摄影:赵耀

  回村12年,次仁多吉在大家的信任下,从村团支部书记一步步走向村主任岗位。去年,村里的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在他看来,幸福村的生活还能更好。

  “村里要建农贸市场,将小卖部、茶馆、农机维修等商铺集中起来,方便大家的生活。还要种苗圃、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壮大集体经济。这样一部分村民外出务工,一部分村民就近、就便务工,实现多渠道增收。”

  从山沟沟搬到国道边,已有19年。这里的人在适应新的环境,环境也在磨砺着人。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村民央金卓玛家院子里盛开的玫瑰 摄影:赵耀

  图为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村民晾晒苜蓿草 摄影:赵耀

  185户、800多人的德吉新村,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扶持下,成功从一穷二白的无名村变成典型示范村。“2016年度扎囊县优秀村(居)两委班子”“2017年山南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奖牌、奖状放在村委会一间会议室里。

  女儿尼玛卓玛让姨妈从四川寄来的玫瑰苗已在央金卓玛家的小院里散发芳香;养殖基地种植的苜蓿草又到了收割期,村民们忙着晾晒;村里组建了文艺演出队,16名队员每晚都要抽出两小时排练节目,为村民们献上文化大餐……曾经的河滩地上,“幸福村”村民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忙碌着各自的工作,织就一个又一个幸福生活。

(责编:廉梦歌、柴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