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快遞更便捷抵達雪域高原
珠峰腳下也能包郵了
![]() |
|
圖①:在青海西寧,貨車即將轉運貨物至鐵路貨場,之后通過青藏鐵路運輸進藏。 |
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陝西小伙楊濤前些年在珠峰腳下的扎西宗鄉開了一家菜鳥驛站,店鋪裡貨架上堆滿了來自各地、大小不一的快遞件。今年“雙11”購物節,楊濤格外忙碌。
一名藏族客人一進門就拿出手機,展示取件碼。楊濤迅速檢索、取件,將快遞交給客人。
“網購的人越來越多了。早些年,驛站一周隻收十幾件快遞,如今每天穩定在100件左右。現在多數快遞是包郵件,物流費用不再是快遞到珠峰的阻礙。”楊濤說。
近年來,“電商包郵”服務持續“西進”。今年8月,西藏將推進“西藏包郵”納入10件民生實事,並推出一系列舉措。
快遞提速,網購體驗升級
前些天,京東快遞日喀則負責人宮旭有些焦慮。一場大雪,打破了快遞的配送節奏。“月初,日喀則吉隆、聶拉木一帶普降大雪,交通受到影響,貨物配送可能要耽誤兩天。”他說,“從本地倉發貨,一般兩到三天可以送達,距離較遠的縣最多增加一到兩天。”如果因為天氣原因耽擱配送,他擔心會影響客戶體驗。
這是過往難以想象的配送時效。曾經,在日喀則,網購從下單到收貨,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
一大早,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的快遞員朗杰頓珠就踏上了送貨的路。今天,他要將一整車貨物送到多個社區。
十幾分鐘車程后,他來到一所學校門口。“巧了,這個收貨人也叫頓珠。”看著貨物面單,朗杰頓珠笑了起來。電話聯系,將貨物交給客人,客人拆開查驗……一單快遞完成了。
像這樣的訂單,朗杰頓珠一天要跑幾十單。“現在國家補貼政策好,各類電子產品賣得越來越多。”他說,快遞提速后,改變了當地人的購物習慣。
“家裡缺什麼,立刻手機下單,這是多數群眾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宮旭說,“從紙巾、礦泉水等生活用品,到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很多人都從網上下單購買。”
快遞提速的背后,是本地倉的布局與建設。如今,京東物流發往日喀則的商品,很多來自拉薩市郊的京東物流本地倉。
2017年,京東在西藏的倉儲物流園區正式投入運營。這是西藏第一個電商企業專有物流園區。經過多年發展,本地倉儲庫存商品達到近10萬種,庫存量超過50萬件,消費者下單的近八成商品品類可以從本地倉出庫。“本地倉發貨的商品,多數已經實現了包郵。”宮旭說。
為應對今年“雙11”物流高峰,京東物流加強了科技應用和資源儲備。京東物流西藏地區業務負責人溫寶鵬告訴記者:“我們提前進行了訂單量預測和產能規劃,積極擴大倉容和庫存儲備。西藏消費者下單后,包裹第一時間從拉薩倉就近發出,最快當日達。”
消費體驗升級,讓越來越多的西藏居民愛上網購。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西藏網絡零售額為180.7億元,同比增長38.6%。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佔比86.1%,同比增長39.3%。兩項增速均排名全國第一。
機制創新,降低物流成本
山南市桑日縣扎嘎新村村民羅布次仁,對家鄉物流的變化印象深刻。曾經,快遞包郵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不發貨,是當時網購的常態。一些發貨的商家,要額外收取幾十甚至上百元的運費,這打消了我網購的念頭。”羅布次仁說。
這讓曾在江蘇上過學的羅布次仁感到很不適應。在江蘇的學校,他已經習慣了網購的生活方式。羅布次仁一直期盼著自己家鄉也能實現包郵。
現在,他的夢想成了現實。前幾天,羅布次仁網購了幾件商品,僅僅3天后,商品就送到了,“商品便宜、物流快捷,我也生活在了‘包郵區’。”
如今,山南全市577個行政村、90個寺管會、467所學校、26家駐地央企國企、所有駐地部隊實現了寄遞服務全覆蓋,打通了寄遞物流“最后一公裡”,建成了“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
長期以來,山南市的民營快遞品牌服務范圍僅覆蓋至縣城及部分沿江鄉鎮,多數“偏、遠、散”鄉鎮、村居寄遞服務缺失。“人口稀少的地方,物流成本高,需要政府提供支持。”宮旭分析說。
“山南市制定印發《山南市加快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建立加快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綜合改革工作協調機制,健全考評工作機制,科學構建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資金保障模式,累計投入1402萬元,實現快遞品牌、三級站點、下鄉進村‘三個全覆蓋’,讓廣大群眾寄取快遞省心、省時、省錢、省力。”山南市副市長江嘎說。
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山南選擇“郵快合作”和“客貨郵融合”雙管齊下。
“郵快合作”就是郵政公司和快遞公司在物流網絡方面進行合作。山南市整合郵政、中通、圓通等快遞企業入駐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依托郵政寄遞網絡優勢,確保各類快遞下鄉進村、直達站點。今年以來,累計有146.39萬件快遞通過“郵快合作”模式送達群眾手中。
“依托覆蓋城鄉的網絡基礎、成熟的運營體系及鮮明的公益屬性,我們承擔了快遞進村過程中的‘二次收寄、郵路編排、沿途投遞、末端配送’等主要環節工作,確保快件包裹按址投遞、全程安全可追溯、偏遠鄉村‘有人收、有人送’。”山南市郵政分公司負責人介紹。
“客貨郵融合”是指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的模式。山南市統籌城鄉公交路網資源,精心打造了“客貨郵融合”示范線路25條,通過“客貨郵融合”模式累計配送快遞8.4萬余件。
山南市加查縣秋巴村距離縣城約100公裡,如今已經享受到便捷的物流。曾經,快遞公司因為費用問題不入村派送,如今秋巴村村民能在家門口拿到網購快遞包裹。
交通升級,進藏日益便捷
臨近“雙11”,順豐速運青海分公司分揀中心經理李振偉正與中鐵快運青藏分公司西寧多聯營業部副經理王金平對接新一批電商貨物。順豐速運青海分公司門口24小時備有中鐵快運安排的短駁接取車輛,實現“隨裝隨走”。
“這批電商快件前天18︰30從西寧發出,今天15︰00抵達拉薩西站,之后由汽車直接運往順豐速運拉薩分揀中心,拉薩市區的客戶當天即可簽收。”中鐵快運拉薩西站營業部經理張亞存說。
青藏鐵路是聯系西藏和其他省份的重要物流渠道。據王金平介紹,今年“雙11”大促啟動早,10月25日起,電商貨物運輸量便開始顯著增長。他認為,運輸量激增與鐵路運輸時效的大幅提升密切相關,以往需要約60小時的運輸時間,如今已壓縮至48小時以內。“鐵路運量大,隨著速度的進一步提升,更好地滿足了電商客戶和合作企業的物流需求。”王金平說。
中通快遞司機商木林對西藏交通的改善感觸頗深。今年4月,中通快遞開通四川成都至拉薩干線運輸班線,每天2輛滿載快遞的17.5米高運力牽引車從成都出發,經由317國道,途經昌都、那曲等地,到達拉薩。
“以往貨車多走青藏線,距離比較遠。”商木林介紹,“這些年,公路通行條件持續提升,我們可以走距離更近的川藏線路。”
“對快遞行業來說,快1個小時都很難得了,更別說現在能省出一天的時間。”中通快遞西藏管理中心總經理魏建彬說,“今年我們開通了川藏直跑,時效在40多小時,較以往提升了約24小時。目前,中通從成都到拉薩的直跑線路車有14輛,每天2輛抵達拉薩。送達更快,成本更低,基礎設施改善給‘西藏包郵’創造硬件基礎。”
道路建設水平提高是物流發展的基礎。“目前西藏全區共有普通國道24條、普通省道57條,普通國省道裡程突破3萬公裡,全區74個縣區全部實現通硬化路。”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到今年底,西藏將實現100%的鄉鎮和90%以上的行政村通硬化路。目前,全區已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行政村全部通客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