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跨越兩千公裡馳援 老阿媽重獲“心”生

2025年09月23日09:59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_西藏商報
小字號

  值班醫生為患者阿媽檢查身體情況。記者 芮怡星 攝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外科微創瓣膜團隊攜手西藏自治區醫院外科團隊開展TAVR。(西藏自治區醫院提供)

  近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郭應強教授團隊的帶領下,西藏自治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藏醫院)心臟疾病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使患者重獲“心”生。這不僅標志著該院圓滿完成首例TAVR,也意味著雪域高原心血管診療能力再攀新高。

  據悉,此次手術患者是一位61歲的阿媽。據其回憶,兩年前她開始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活動耐力逐漸下降,夜間偶有陣發性呼吸困難,需高枕入睡,雖對症治療后症狀有所緩解,但一年前病情開始加重。今年8月,她因心臟瓣膜疾病陷入危急狀態,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遂前往西藏自治區醫院進一步就診。經系統性檢查,診斷患者主動脈瓣重度反流、心臟擴大、心功能Ⅲ級(NYHA分級)。

  因患者堅決拒絕開胸手術,醫院心臟疾病專家張逸杰醫師團隊在積極完善檢查、充分評估,以及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決定採取TAVR介入治療。然而,這項高難度技術沒有團隊能夠開展。

  為攻克這一技術難關,醫院緊急聯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微創瓣膜團隊(該團隊每年完成TAVR近600例)。接到求助后,郭應強教授秉持“以成熟團隊帶動西藏本地醫療發展”的理念,立即組織團隊,跨越2000多公裡抵達拉薩。

  術前,郭應強教授及其團隊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及應急預案。9月18日,郭應強教授及其團隊成員憑借精湛技術及豐富經驗,最終經心尖入路成功將J-VALVE人工瓣膜精准釋放於病變主動脈瓣位置。術后患者血流動力學即刻顯著改善,造影顯示瓣膜位置與形態良好,安返病房。術后第2天即轉回普通病區,術后第3天已能下床活動。

  9月21日,記者來到醫院看到,值班醫生針對阿媽的身體狀況進行了細致檢查后,阿媽在家屬的陪同下開始了康復訓練。

  訓練間隙,阿媽笑著對記者說:“通過手術,此前不適的症狀已經完全消失,現在隻等身體恢復。”一旁的家屬對醫院的技術與服務連連稱贊,“我們真的非常感謝郭教授團隊,從成都那麼遠來到西藏,給了我媽媽新的希望。”術后,家屬向醫院獻上了一面寫有“醫德高尚醫術精 關愛病患暖人心”的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記者了解到,與傳統手術相比,TAVR介入治療無需開胸,通過導管即可將人工瓣膜精准置入病變部位,創傷小、恢復快,尤其為高齡、虛弱、合並多種疾病或因病情嚴重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患者提供了寶貴的治療機會。

  “此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微創瓣膜團隊不遠千裡奔赴拉薩,成功助力醫院完成首例TAVR手術,是華西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一次生動嘗試和實踐。”下一步,醫院將借助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優勢,依托華西醫院“幫傳帶”模式,讓華西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深度輻射雪域高原大地。同時,開展更多醫療技術合作,更大程度地為西藏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讓更多疾病在西藏當地就能治療。(羅琳 芮怡星)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