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編導兼演員雲登羅布:
“節目演給嘎拉村父老鄉親看”

在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舞台上,隨著鏗鏘的鼓點與悠揚的歌聲,節目《嘎拉村的歡笑》精彩上演,演員們用嘹亮的歌聲、矯健的舞步,把喜悅與感動帶給了現場的觀眾。
“《嘎拉村的歡笑》時長6分多鐘,是整台晚會裡篇幅較長的節目,也是重點節目之一。為了這部作品,我們團隊把劇本和音樂改了20多稿,排練更是不斷打磨。這個節目不僅僅是展示編舞技巧,而是真實展現嘎拉村村民的幸福生活,用他們的歡笑和心聲去打動觀眾。”節目編導兼演員雲登羅布說。
2025年,對嘎拉村而言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嘎拉村全體村民的重要回信,給嘎拉村群眾帶來巨大鼓舞,指明了發展方向。而經濟與生態的良性互動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政策支持和社會意義的提升將推動嘎拉村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我們不只是表演一個節目,更是用心、用感情講述嘎拉村的故事。”雲登羅布告訴記者,對他而言,能把家鄉的故事搬上舞台,是一段非常難得而幸福的經歷。
雲登羅布回憶說,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后,大家再次回到嘎拉村採風。“老人們聽說我是這個村的孩子,都從家裡跑出來說‘這是我們村的孩子,這孩子長這麼大了’。那一刻,我覺得幸福變得很具象,也確定了節目的核心主題,那就是‘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
在后續的排練中,雲登羅布對演員們一再強調:我們就是嘎拉村的村民,要把這種身份融進去。
“我們用林芝方言反復唱‘巴卓呀’(感恩),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村民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不同角色唱出來的情緒也不一樣:年輕人是奮進,老人是感恩和期盼。這樣在情感上層層遞進,節目更加真實動人。”雲登羅布說。
作為編導,雲登羅布原本隻在幕后。后來因演員臨時缺席,他便走上舞台親自參演。熟悉劇本的他,把真切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也提升了整體氛圍。對此,他坦言,既有壓力,也有動力。
“我不僅是編導,更是嘎拉村的孩子。這個節目不僅演給觀眾看,更是演給家鄉的父老鄉親看。它承載著鄉親們的笑容與期待,也映照出新時代西藏的巨變。透過歌聲和舞步,人們看見了一個真實的嘎拉村,更感受到在祖國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雲登羅布激動地說。(鄭璐 曉勇 明吉 曹琳 洛桑平措 歐珠次仁 薛瑩 嘎鬆卓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