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稅惠春風潤雅礱 守護非遺助發展

——山南市稅務部門以精准服務激活非遺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5年08月12日09:59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圖為山南市稅務干部為藏劇團負責人講解財稅要點。

  圖為稅務干部向氆氌合作社負責人講解稅惠政策。

  從乃東區扎西雪巴藏戲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首屆西藏非遺周的驚艷亮相,到加查縣木碗紋路裡藏著的千年匠心﹔從貢嘎縣杰德秀鎮純手工編織的邦典(藏式圍裙),到扎囊縣氆氌織就的五彩斑斕與雜玉陶器上鐫刻的“藏文化密碼”——這些流淌在山南血脈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稅收優惠政策的春風裡煥發新生。

  稅惠護航:

  讓千年藏戲唱響新時代

  “咚咚鏘——”隨著鼓點響起,扎西雪巴藏戲演員身著絢麗戲服,以雄渾激昂的唱腔演繹著古老故事。舞台上,這項擁有600余年歷史的藝術驚艷全場。台下,山南市稅務部門的“非遺服務專班”正默默守護著這項文化遺產的弘揚和傳承之路。

  為支持藏戲傳承與發展,山南市稅務部門為扎西雪巴藏戲傳承基地、劇團及82戶藏式特色民宿量身定制了稅惠“大禮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一對一”輔導落實。這些政策確保了傳承主體“應享盡享”。開通“非遺綠色通道”,安排專人對接藏戲演出、道具制作、民宿經營等涉稅業務,從發票申領到申報繳費,全程優先辦、高效辦,讓傳承人在藝術創作上多用心、在流程審批上少跑腿。

  “以前我總擔心辦稅耽誤排戲,現在稅務干部主動上門講政策,連申報流程都手把手教,我們現在隻管專心打磨唱腔和動作。”扎西雪巴藏戲傳承人興奮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山南市稅務部門聯合文旅部門繪制“稅惠文旅地圖”,將藏戲演出點、傳承基地納入文旅推廣體系,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幫助藏戲打破地域限制,從鄉村戲台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在瓊結縣下水鄉唐布齊村賓頓小組,西藏第一部藏戲《瓊結·卡卓扎西賓頓》同樣沐浴著稅惠陽光。

  作為2006年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部藏戲保留著濃郁的雅礱農區唱腔,卻曾因“不懂政策、不會經營”陷入傳承困境。

  瓊結縣稅務局聚焦痛點,推出“管家式”服務:整理非遺發展稅費政策清單,帶著表單走進戲班排練場,現場講解劇團合規經營的財稅要點。針對戲服制作、演出收入等環節,稅務局細化免稅政策適用范圍,讓傳承人明明白白享優惠、安安心心傳技藝。

  稅惠助力:

  讓手工器物煥發新生機

  扎囊縣雜玉溝,溪水潺潺,陶土溫潤。非遺傳承人阿尼次仁坐在土窯旁,用布滿老繭的雙手摩挲著剛出窯的陶器。

  “以前守著老手藝,隻會埋頭做陶器,銷路和辦稅都是難題。”阿尼次仁感慨,“現在稅務干部教我們線上開票、申報社保繳納,告訴我們小規模納稅人能免稅,我現在的心思全放在琢磨技藝上了。”

  記者了解到,作為手藝人的“貼心管家”,扎囊縣稅務局“稅安幫”志願服務隊針對傳承人多為個體或小合作社、辦稅能力弱的特點,推出一站式輔導,手把手教學培訓,讓“指尖辦稅”如“指尖技藝”般流暢。

  在加查縣,木碗制作技藝的傳承同樣受益於稅惠“及時雨”。

  西藏山南加查達布傳統文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當地木碗產業的“領頭雁”,2024年享受各項稅費減免72萬余元。“這筆錢一分沒亂花,全用來請老匠人培訓新人,現在工坊裡年輕人多了,新設計的木碗還能在網上賣。”公司負責人桑珠指著貨架上的文創木碗說。

  為讓手藝人算清收入賬,加查縣稅務局干部定期走進工坊,講解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幫工人核對工資、社保與稅款。“以前總不清楚該繳多少稅,現在稅務干部給我們列了明細單,掙多少、繳多少、剩多少,明明白白!”車間裡的工人笑著說。

  在錯那市卡達鄉,藏刀制作技藝的傳承因稅務部門的“簡化流程”加速前行。卡達藏刀以鋒利堅韌、紋飾精美著稱,2008年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刀銷售已成為當地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藏刀制作周期長,資金周轉慢,以前辦稅要填一堆表,耽誤不少時間。”錯那卡達藏刀銷售店工作人員珠久說,“現在稅務部門開通了遠程幫辦、預約辦稅,打個電話就能預約,到了直接辦,省出的時間能多打磨兩把刀。”

  稅惠賦能:

  讓紡織非遺織就振興路

  “稅務干部就是我們的‘織錦伙伴’。去年以來,我們合作社享受稅費減免14萬余元,這筆錢全用來購買新式織機和培訓年輕學徒。”扎囊縣施貢村農民傳統氆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古桑羅布撫摸著織物,臉上蕩漾著笑容。

  作為“氆氌之鄉”,扎囊縣的氆氌織造技藝已有千年歷史。2006年,氆氌織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扎囊氆氌已從傳統藏袍原料蛻變為文化IP,衍生出時尚服飾、文創藝術品等近百種產品,帶動3000余名農牧民就業,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蛻變的背后,是稅惠政策的“穿針引線”。扎囊縣稅務局梳理出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清單,稅務干部帶著表單走進合作社,現場講解政策、演示申報流程。

  西藏嘩嘰服飾有限公司是當地“澤帖爾”生產的龍頭企業,目前從設計到銷售全鏈條覆蓋,但運營初期曾因“不懂財稅”犯難。

  “公司成立之初,我們遇到過很多困難,業務員不了解政策、不熟悉業務。”公司負責人巴桑告訴記者,為解決公司的辦稅繳費需求,當地稅務干部常常主動上門走訪,指導公司成立專業的財稅團隊,每年聘請第三方審計公司出具審計報告及稅審報告,確保按時足額申報納稅。現在,公司引入先進的稅務管理系統,實現發票全流程電子化管理,提高了辦稅效率,降低了稅務風險。

  在西藏,隨處可見婦女腰間系著五顏六色、細橫線條的圍裙。作為“邦典之鄉”的貢嘎縣杰德秀鎮,這裡的手工圍裙以色彩艷麗、耐寒實用而聞名。

  貢嘎縣斯麥拉色圍裙編織廠是當地一家小有名氣的“邦典”生產企業。今年6月,貢嘎縣“紅韻”稅收志願服務隊成員在年度“納稅人大走訪”行動中,走進該廠開展稅惠政策宣傳及困難訴求征集工作,現場對企業申請“稅e貸”的資格和流程進行輔導,鼓勵企業合規經營,提升納稅信用等級。

  企業負責人普布卓瑪向記者介紹:“2024年,我們享受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減免合計4萬元。現在,我們的合規誠信經營換來了‘稅e貸’的資格,讓我們對企業的發展前景更有信心。”(武沛濤)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