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搬”出新生活
——探訪拉薩經開區德吉康薩社區的幸福之路
走進拉薩經開區德吉康薩社區,給人感覺是那麼干淨整潔,車棚、木椅、電動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嚴格值守的安保人員、兢兢業業的保潔員,小區內人人各司其職,共同守護著這個美麗家園。
德吉康薩社區作為拉薩市首個易地搬遷示范社區,這裡托起了683戶2951名來自高海拔生態脆弱區群眾的新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易地搬遷政策如春風化雨,潤澤雪域高原。2018年,曾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告別艱苦的游牧生活,在此書寫著安居樂業的新故事。
原籍在昌都市芒康縣戈波鄉支巴村的次鄧拉姆原是一名家庭主婦,現在則是社區裡的一名保潔員。她告訴記者,從沒想過自己能再就業,一個月還能拿到3700元工資。寬敞明亮的新房、擦拭一新的液晶電視機、整潔的藏式木沙發,還有現代化的廚具,家裡也被次鄧拉姆收拾得井井有條,桌子上更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飲料和食物。從落后山區石頭房搬進城市小洋樓,不僅通上了電,更連上了網絡,如今的生活,次鄧拉姆做夢都沒想到。
干淨整潔的小區環境、有說有笑的居民、嬉戲打鬧的兒童……這些畫面展現了易地搬遷群眾的幸福生活。
白覺是當雄縣羊八井鎮甲瑪村村民,搬進德吉康薩社區后,他分到了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記者來到白覺家看到,屋內家具、家電一應俱全,電視櫃旁邊擺放著市委、市政府頒發給白覺的先進“雙聯戶”榮譽証書。白覺一臉滿足地告訴記者:“2018年4月,我搬到德吉康薩社區后,政府給家裡配備了洗衣機、電視機、冰櫃等家用電器,特別感謝政府給予我們這麼好的待遇。”
記者走進現任德吉康薩社區物業經理歐珠加措一家時,暖色調藏式裝修讓人眼前一亮,雕花實木家具與牆上鎏金紋樣相映成趣。歐珠加措和女兒並肩坐在柔軟卡墊上,展開泛黃老照片回憶著過去的生活。“你看,這是2018年搬遷前拍的。”歐珠加措指著照片說,“那時候孩子上學的路又遠又難走,生活很不方便。”
生活的轉折始於搬遷。“以前為了接送孩子上下學,我只能接些零散的工地活,工作機會很少。”歐珠加措回憶道,“2018年4月搬來后,社區很快幫我安排了電工崗位,憑借自己的努力,2021年11月,我當上了物業經理。”如今,他月收入1萬余元,日子過得安穩又舒心。
去年,歐珠加措一家在社區門口開起了藏餐館。
晨光熹微,鍋碗碰撞聲與歡聲笑語交織。“阿佳,要一碗藏面,一個雞蛋。”顧客點餐聲此起彼伏。歐珠加措的妻子白拉說:“以前在家帶兩個孩子,抽不開身外出工作,全靠老公一人掙錢。搬遷后,孩子上學就在社區旁邊,社區工作人員還免費接送,我就開了這家餐館,現在每月扣除房租和各種開支,能賺1.5萬元,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餐館生意的紅火,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更足的底氣。今年,他們在乃瓊安居園購置了一套140余平方米的新房。記者跟隨歐珠加措來到新房裝修現場,他仔細察看著進度,不忘叮囑工人:“大哥,安全第一。電鋸操作一定要小心。”言語間,滿是對未來新家的憧憬和踏實生活的篤定。
在德吉康薩社區,歐珠加措家的故事並非個例。在這裡,683戶2951名群眾共同書寫著命運的嶄新篇章……這是搬遷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動縮影,更是雪域高原在黨的惠民政策照耀下,西藏各族群眾用勤勞雙手共同描繪的幸福畫卷。
德吉康薩社區黨委副書記、主任洛桑平措說:“搬遷前,鄉親們受困於惡劣的自然條件,生活艱苦。如今,社區生活豐富多彩,超過1000人實現了穩定就業。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私家車從最初的寥寥無幾到現在的隨處可見,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區裡,漢族、藏族、回族等各民族居民和諧共處,團結互助,其樂融融。“我們深知,這一切幸福生活都得益於黨的關懷,這份恩情我們將永遠銘記於心。”洛桑平措動情地說。
在黨的政策下,德吉康薩社區正如盛放的格桑花,絢麗多彩。它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成功實踐,繪就了一幅生動的幸福畫卷。(黃志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