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西藏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中央企業對口援藏助力西藏能源事業發展綜述

雪域高原天藍雲淡,援藏央企助力發展。多年來,中央企業著眼西藏所需、群眾所盼,充分發揮央企優勢特長,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加強產業援藏,支持西藏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全力推進水、風、光、熱等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為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增長點。
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
點亮高原光明之路
西藏和平解放前,全區電力近乎空白,拉薩僅有的小電站僅供貴族階層享用,百萬農奴生活在黑暗之中。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西藏和平解放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西藏電力事業逐漸起步。1956年7月和10月,拉薩電廠和日喀則火力發電廠先后建成﹔1965年,納金電站全面投產,結束了拉薩各族人民用鬆明子和酥油燈照明的歷史。中央企業在西藏能源變革的史詩中鐫刻下不朽印記。
從無到有,西藏電網經歷了多次跨越。1985年,首條110千伏輸電線路投運﹔1994年,羊湖電站、金河電站等一批骨干電源建成﹔上世紀90年代末,拉薩與山南電網率先聯網﹔21世紀初,藏中電網基本形成﹔2020年,阿裡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建成投運,西藏實現主電網全區覆蓋。
如今,西藏電網已形成以水電為主,風能、太陽能等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建成了500千伏為主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統一電網。
漫步雪域高原,中央企業援建的能源項目星羅棋布:水電站大壩如巨龍橫臥、風電機組列陣而立、光伏電板如藍色星河鋪展。
開啟能源轉型新篇章:
清潔能源崛起
那曲市地熱資源豐富,中化學生態水利建設有限公司採用地源熱泵技術改造供熱系統,實現清潔能源供暖,減少碳排放。近年來,自治區明確提出加快構建國家清潔能源基地,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區“一基地、兩示范”的發展新格局,西藏清潔能源步入了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中國華能作為第一家發電央企於2004年入藏,2014年11月,西藏電力發展史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華能藏木水電站首台機組投產發電。20多年來,華能在藏清潔能源裝機突破百萬千瓦,在建裝機328萬千瓦,累計投資435.42億元,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之路。
中國華電聚焦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金沙江上游國家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和藏中清潔能源基地。2021年,西藏最大內需水電站——大古水電站實現“一年四投、當年全投”﹔2022年,西藏最大外送水電站——蘇窪龍水電站投產。
國網西藏電力推動西藏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聯合發電企業形成40余項共建意向項目,完成清潔電能外送17.91億千瓦時,覆蓋全國多地,減排二氧化碳約137萬噸,全區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超過99%,成為全國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最高的省級電網。
目前,全區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已建、在建裝機容量接近3000萬千瓦。今年1至6月,累計完成電網投資23.15億元,同比增長48%﹔並網發電量69.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67%以上﹔全社會用電量近8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84%……我區清潔能源產業呈現出高位發展良好態勢。
激活產業發展新引擎:
賦能高原經濟發展
中央企業把產業援藏作為增強西藏“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徑,圍繞“一基地、兩示范”發展新格局,爭當能源轉型的“引領者”“推動者”“先行者”,充分發揮西藏資源優勢,交出一份份優秀答卷。
——國家電投西藏定結縣50兆瓦光伏儲能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帶動群眾增收﹔
——國家能源集團色尼區吉措風電項目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工布中廣核光儲電站採用牧光互補模式,實現生態與產業雙贏﹔
——中廣核挺進阿裡地區噶爾縣,構建清潔能源產業新格局﹔
——中車山南清潔能源裝備產業園投產,推動西藏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
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中央企業在藏累計完成投資近1458億元,繳納稅費近115億元。
從“牛糞燃料”到“多能互補”,從“孤網歷史”到“光明長路”,中央企業在“世界屋脊”不斷書寫著能源傳奇與發展新篇章,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李梅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