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岡仁波齊山腳下的“警察阿佳”們

2025年07月16日11:18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在西藏阿裡地區普蘭縣,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岡仁波齊山腳下的塔爾欽邊境派出所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期——游客途中常遇高反、迷路、物品遺失等突發狀況,警隊接警不斷。

  任務繁重的高原一線工作中,女警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巴桑普赤來自日喀則市江孜縣,2024年,她來到了塔爾欽邊境派出所,成為派出所首批女警之一。“穿警服真的很好看。”這是巴桑普赤最初決定參警的理由,簡單又熾熱。如今她已成為當地人人熟悉的“警察阿佳”(“阿佳”是藏語中姐姐的意思)。

  在岡仁波齊山轉山徒步道上,巴桑普赤向群眾叮囑轉山注意事項(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有一個黃昏讓她難忘——接到一名女游客手機遺失的報警后,她在陣風中沿著岡仁波齊山的盤山道走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在茶館的坐墊下找到手機。看到游客捧著失而復得的手機紅了眼眶時,她說:“我忽然讀懂了人民警察這一稱謂裡‘人民’二字的分量。”

  藏族老阿媽會握著她的手細說家長裡短,徒步游客遇上困難,也總願意向她傾訴。她的親和力,源於她願意蹲下來聽、耐下心陪。從為高反游客緊急供氧,到安撫因爭執情緒激動的商戶,從找回丟失手機到為走失孩童擦干眼淚,她的日常,瑣碎卻溫熱。

  第一批女警中,另一位是來自甘肅的趙堉煜。她與塔爾欽的緣分始於2021年的一次旅行。

  當時她和朋友到岡仁波齊山徒步,朋友突發嚴重高反,不停流鼻血。報警求助時,雪山下警察們奔跑的身影,像火種一樣播撒進了她的生命中。

  三年后,她從大學畢業,帶著行囊,帶著那個念念不忘的瞬間,跨越兩千多公裡,回到岡仁波齊山腳下,成為塔爾欽邊境派出所的一名女警。

  2024年7月,岡仁波齊山突降暴雪,警情電話一波接著一波,派出所全員出動,趙堉煜跟隨同事跑了一整夜,翻山越嶺救助遇險游客。“刺骨的山風裡,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抓著我的手,用各種語言說‘謝謝’。”

  那些曾讓趙堉煜眼眶發熱的奔跑身影,終於成為如今自己的模樣。

  趙堉煜在草原上開展日常執勤工作。(阿裡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在塔爾欽,女警的工作像細密的針腳,一點一滴織密安全與信任。趙堉煜常思考女警的角色,她說兩個詞能概括:溫度、堅韌。

  “溫度”,是她和巴桑普赤一起出警時多帶幾瓶熱水、多備一條毛毯的細心。她們懂得在零下10攝氏度的夜裡,一條毛毯能帶來多少安慰,也懂得游客高反時除了吸氧還需要一杯熱熱的甜茶。

  “堅韌”,是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地方工作經歷頭疼、失眠、心跳過速,但卻沒有一個人退縮的勇敢。即便在體能上常需要比男警付出更多,她們卻從未在巡邏、救援這些硬任務裡掉過隊。

  面對“把青春交給雪山,值嗎?”這個問題,2001年出生的女警陳曉晗答道:“值!祖國的邊陲需要守護,我願意成為那個扛起責任的人。”

  這是岡仁波齊山腳下的塔爾欽國際旅游小鎮。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女警們堅定的信念與堅守,見証著塔爾欽國際旅游小鎮的點滴變化。過去的塔爾欽,路遠人稀,隻有幾間簡易板房。如今,小鎮上新開了好幾家咖啡店,多了奶茶店,開了藏風民宿,街上能看見孩子奔跑、游客駐足,夜晚有燈火與笑聲。治安好了,服務細了,人氣也旺了——這片曾經的“雪域邊陲”正蛻變為溫暖的家園。

  陳曉晗今年2月來到塔爾欽邊境派出所,成為第二批女警,也是派出所目前年齡最小的民警。第三批女警也即將到來,更多“警察阿佳”的故事,正在高原的風中緩緩鋪敘。(丁增尼達 潘一景 黃智琪)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