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在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感受群眾的美好生活:

“桃花村”裡結出幸福果

2025年07月06日14:07 | 來源:西藏日報
小字號

  尼洋河水緩緩南流,嘎日頓布山群峰披翠,抬眼望去,嘎拉村的藏式小樓,錯落有致地點綴在桃林之間,寧靜而美好。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在黨的惠民政策引領下,這座僅僅33戶人家的小山村,已經是雪域高原上知名的“桃花第一村”、幸福和美新鄉村。

  沿著318國道旁的石板路徐步進村,道路寬闊、屋舍儼然,粗壯的野桃樹虯枝展綠,干淨的團結廣場鮮花盛放,護坡石牆上挂著一幅幅鄉村振興宣傳畫,家家戶戶都住著二層小樓,門前停著小汽車,寬敞的院子裡桃、李、杏、梨碩果盈枝,不時有游客進村拍照“打卡”。

  村前停車場的坡上,是達瓦堅參的家。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嘎拉村視察時曾到他家做客。

  見到記者一行,達瓦堅參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

  “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給全村村民回了信,這可把大家都激動壞了,每個人都感到無比高興、無比榮幸。”在達瓦堅參家裡新搭建的戶外陽光棚裡,他一邊給記者倒茶、拿水果,一邊滿臉笑容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為我們村的發展高興,鼓勵我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這對我們是巨大的激勵呀。現在村裡人都過得很好,有桃花園的旅游收入,游客逐年增多,每年每戶分紅10多萬元,還有運輸車隊、桃花山庄、採摘園,村裡環境好,交通方便、設施齊全,啥都不缺,生活幸福著哩。”

  達瓦堅參還告訴記者,幾年間,他家最大的變化一是購置了挖掘機跑工地,收入增加了不少﹔二是孩子們長大了,女兒上高二,學習成績不錯,兒子考進了自治區體校,今后想當運動員,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達瓦堅參家的幸福生活是嘎拉村和美鄉村的縮影。四年來,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關切期盼,在嘎拉村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漸變成美好的現實。

  離開達瓦堅參家,記者來到田間地頭,嘎拉村裡的12家主婦,正在集體幫助次仁旺杰家收割油菜,現場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次仁旺杰說:“現在收入渠道多,家家都富裕,許多土地都流轉作集體經營了,但我家還是留了八九畝地,自種些油菜、青稞、玉米當口糧。一到收獲時節,村裡人只要知道,都會主動來幫忙收割,大家一起勞動,幾畝油菜一天就收完了。”

  “是啊,今天我幫別家收,明天別人也會幫我家收。黨和政府教育咱們要和諧和睦、互幫互助,建設和美鄉村,現在咱們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啊,和美鄉村得從一把鐮刀開始。”村民拉姆玉珍微笑著,順勢割下一把油菜,攏成一捆,垛在了空地上。

  休息間隙,拉姆玉珍又和記者聊起了她的兒子拉巴頓珠。孩子去年考上西藏班,去了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上高中,學校有“三包”,上學花不了多少錢,孩子又踏實好學,一家人對未來充滿期待。

  再回到村裡,團結廣場上聚了不少人,“熱鬧”起來了。原來是村委會副主任尼瑪多吉正要帶著國家電網林芝分公司的供電員去給每家每戶檢查電路、排查隱患。

  “他們每年都來,特別是三四月桃花節期間,為我們保供電,維護電力設施,宣傳安全用電節約用電,誰家電力有故障,當場就能解決。”尼瑪多吉說,村裡的基礎設施很完善,水電等都有人管,出了故障很快就能解決。

  供電員告訴記者,近幾年供電公司在嘎拉村投入了300多萬元,改造了10千伏線路14.25千米,家家戶戶都通了動力電,配網全部實現絕緣化,村民和游客用電更加穩定可靠了。

  所謂“幸福感”,就是群眾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和向往都能不斷得到滿足。在嘎拉村的走訪中,透過村民的笑容和語言,記者窺斑見豹,看到了花繁果碩幸福長。(劉楓 王珊 謝筱純)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