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西藏頻道

湖北、湖南、安徽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同心凝聚合力 共譜雅礱新曲

2025年07月02日12:38 |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小字號

  湖北援藏企業西藏雅江計算科學技術有限公司“雅江1號”智算中心智算機房。

  湖北援藏企業西藏清匠電器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組裝制氧機。

  安徽援建的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智慧校園”建設項目。

  湖南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學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安徽柔性引進安徽科技學院農業專家,在措美縣發展辣椒制種產業。

  “雅江1號”人工智算中心落地山南,這個來自湖北的技術,讓每秒萬億次算力在高原跳動,打造了西藏算力產業高地,推動高原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湖南的大力支持下,中車山南清潔能源裝備產業園正式投產,這是西藏首個清潔能源裝備產業基地,也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清潔能源裝備基地﹔

  安徽援藏布局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推動建成世界海拔最高、西藏首個分散式風電項目——措美哲古風電場並網發電﹔

  ……

  自2022年夏天,湖北、湖南第十批、安徽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進藏開展工作3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以促進高質量發展為重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踐行新時代援藏精神為指引,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要求,聚焦聚力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為山南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深耕產業援藏——

  激活經濟新引擎

  產業發展的根基。三省援藏干部人才精准把握發展脈搏,深入調研山南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積極引進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項目,為山南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3年來,湖北產業援藏成果顯著。西藏清匠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產,預計年生產總值可達1.7億元,成為山南首家年產值過億的裝備制造企業﹔西藏首家生物科技產業援藏項目——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噸益生菌菌粉智能化生產線項目正式投產,菌種和關鍵技術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實現全過程自主可控﹔湖北碳交所西藏服務中心成功落戶,為山南乃至全自治區雙碳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平台,助力當地在綠色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湖南援藏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全力推動湘藏兩地產業合作。3年來,累計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1個,引進企業71家,簽約資金達80.7億元,到位資金25.6億元,藏湘韻味、雅盛源果汁、日出東方、周大生珠寶、扎囊沙丘藝術公園、泰瑞醫療高原生態氧示范產業園、光伏治沙等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山南,中車株洲所清潔能源產業園建成投產,成為西藏首個清潔能源產業鏈制造基地。

  安徽聚力產業援藏,積極培育西藏現代農牧業新動能。在錯那市建設的西藏首個航天育種重點實驗室成果豐碩,首次精選16個品種的青稞、油菜種子送入太空並試種成功,為西藏農牧業品種改良開辟了新途徑。莓茶、羊肚菌、鮮食辣椒等人工種植項目穩步推進,牦牛肉干生產、蘋果藍莓深加工、蜂蜜規模化生產等產業扶持培育初見成效,直接帶動山南農牧民群眾增收超過3000萬元,切實提升了當地農牧民的生活水平。

  做實民生援藏——

  編織幸福保障網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在教育和醫療領域持續發力,為山南群眾編織起了一張幸福生活的保障網。

  湖北探索建立大院校加小組團的工作機制,統籌整合資源和區域學校力量,以山南市東輝中學為建設點,打造高質量教學示范基地、高質量教師培養基地、高質量學科建設基地。

  湖南聚焦山南人才所需,全力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學全方位提升,並加強“傳幫帶”,努力為山南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安徽積極推動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內涵式發展,通過講座、示范課、高考質量分析報告等形式,開展高質量連片教研活動。總投資4500萬元的“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智慧校園建設項目”建設完成,有效賦能全體師生便捷、高效、智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湖北選派武漢同濟、協和、人民、中南、省婦幼等醫院專業技術人才援助山南。總投入1.2億元的山南市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綜合樓即將投入使用。湖北援助洛扎縣人民醫院,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胃鏡、結腸鏡等設備。投資1.5億元建設加查縣中心醫院。免費救治大骨節病、先心病、肺動脈高壓、重症精神病。

  湖南協助山南市藏醫醫院高分通過三甲復審。建立山南首個藏醫醫院感染管理體系,成立湖南省消化內鏡診療聯盟山南市藏醫院分中心。支持扎囊縣、隆子縣藏醫醫院成功創建二級藏醫醫院,支持桑日縣成功創建自治區健康促進縣﹔打造貢嘎縣中心醫院產兒協同中心。醫療援藏小組團隊獲評西藏自治區援藏工作先進集體。

  在安徽幫扶下,2024年,山南市人民醫院獲評“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創傷中心”,成為自治區首家國家級創傷中心建設單位,並成功申報了自治區級高原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同時,協調省內優質醫療資源,組織醫療專家開展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內障等高原病診療和免費救助,讓高原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推動智力、就業援藏——

  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就業是民生之本。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在智力支持和就業幫扶方面多措並舉,為山南本土人才培養和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湖北出台並實施《科技援藏三年行動方案》,圍繞藏雞、核桃、益生菌、低空經濟等特色產業發展需要,組織省內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業在山南建設創新平台、開展技術攻關、培育科技企業,推進本土人才、項目、平台一體化成長建設。

  針對西藏籍畢業生,湖北還提供了省內公務員、事業單位崗位,搭建企業和畢業生雙向選擇平台。每年提供15個公務員崗位、60個事業單位崗位、2000個以上企業崗位,助力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實現區外就業。截至目前,在鄂就業西藏籍學生近600人,其中公務員18人、事業單位177人、企業400余人。

  湖南充分發揮人才優勢,3年來,協調136名區外專家學者進藏授課103場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76場次,培訓受援地干部人才1.54萬人次﹔引進短期援藏專業技術人才95名、小短援79名,推廣新業務、新技術105項,在園區建設、農牧產業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同時,針對西藏群眾區外就業,湖南在省內設立了1個見習基地、7個就業基地,累計征集省內就業援藏崗位1.6萬余個,舉辦就業招聘活動32場(次),380余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和農牧民群眾在湖南穩定就業。還打造了長沙湘藏文化交流中心、株洲“藏品入湘”體驗中心、常德西藏特色產品展銷館、岳陽“山南之家”等交流新平台,進一步幫助西藏特產在湖南市場廣泛銷售。

  安徽不斷提升智力援藏能級,3年來,每年提供100萬元智力援藏資金,先后開展百名優秀村(社區)干部赴皖跟崗學習、山南市基層干部美麗鄉村建設等培訓班次,培訓山南干部3000多人次。加大人才援藏力度,協調選派127人次短期援藏專業技術人才、柔性引進10位副高級職稱以上人才、組建援藏“柔性小組團”4個12人次、協助援派單位派出200余人次赴山南開展階段性支援任務。

  在就業援助上,安徽推出“政策宣傳+就業指導+崗位推介+現場招聘”進校園的就業服務模式。在蕪湖、宣城、淮北、省屬國有企業挂牌4個區外就業基地,協調宣城、淮北、滁州與對口支援縣市簽訂人力資源戰略合作協議,探索開展“小組團”精准招聘,目前西藏籍群眾在皖就業291人,為山南群眾就業開辟了新路徑。

  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湖北、湖南、安徽三省援藏干部人才以滿腔熱忱和堅定決心,在雅礱大地上書寫了一篇篇動人的華章。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必將繼續砥礪前行,不斷深化援藏工作內涵,拓展援藏工作領域,提升援藏工作實效,為推動山南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再創新輝煌,讓雪域高原的明天更加美好,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雅礱大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奪目。(武沛濤)

(責編:旦增卓色、吳雨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