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平措:熱辣滾燙30載 巡線護網寫春秋

“清理塔基周圍雜物時,注意動作要穩,千萬別碰著旁邊的線路!”在阿裡地區霍蘭線搶修現場,皮膚黝黑、眼神堅毅的國網西藏電建公司應急搶修中心黨支部書記兼經理洛桑平措,正在高聲指揮。他的目光穿透高原熾烈的陽光,緊緊盯著忙碌的組塔現場,每一個動作都透著30年巡線護網的專業與執著。
勇挑重擔 助力青藏聯網
時間回溯到2010年,西藏首條“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開工建設,這對於西藏電力而言,將結束西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然而,對於首次涉足400千伏電壓等級工程的國網西藏電建公司而言,全新的技術、陌生的材料,讓所有人心裡都沒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物資保障是工程順利推進的關鍵,時任物資供應部負責人的洛桑平措感到壓力如山。高原的極端環境,更讓物資管理成了“高難度選擇題”——普通螺栓在-40℃會脆如餅干,平原混凝土在凍土上會像豆腐一樣塌陷。工程需定制耐低溫鋼螺栓、抗紫外線絕緣子等3000多種特種材料,保障材料數量充足、質量合格成了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困難再大,我也決不退縮!”洛桑平措暗自給自己打氣。他一邊組織制定動態物資調配預案,優化運輸路線,一邊帶領材料員逐基踏勘,對材料質量和安裝要求進行抽測。在一次工作中,為了保障塔材准確無誤,他每日穿梭於唐古拉山區,奔波於各施工點位間。夜間氣溫低至-40℃,狂風裹挾著暴雪肆虐,惡劣環境讓不少人因缺氧和寒冷退縮,洛桑平措也飽受高原反應折磨,但他堅持靠打點滴緩解不適,堅守一線直至工程收尾。
當他完成任務回到家中已是一年后。妻子讓兒子喊爸爸,兒子卻一臉疑惑:“這不是我爸爸,我爸爸又白又胖。”洛桑平措心中刺痛,卻堅定地說:“這些年最對不起家人,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大家都守在現場,我怎能撤退?”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工程順利投運,他也被國家電網公司評為“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建設先進個人”。
攻堅克難 守護輸電命脈
2019年,洛桑平措從基建施工轉戰線路運維。同年7月,500千伏藏中聯網首檢工作開啟,面對僅有十來天停電時間卻需檢修數百基鐵塔的艱巨任務,首日僅完成十幾基的進度讓他心急如焚。他向老師傅們請教后迅速調整策略,將檢修人員合理分組,400公裡線路有序分布。白天,團隊在烈日下奔波檢查﹔晚上,對著線路工作圖復盤修正計劃。遇到高海拔缺氧,他稍作調整便繼續投入﹔遇到交通不便的點位,就帶領隊員扛著工具徒步數公裡。最終,50余人的團隊歷時18天完成1600基鐵塔檢修,提前5天圓滿收官。
2022年9月,他負責左波線米堆冰川段覆冰改造項目。作為西藏電網與西南電網的唯一聯絡通道,項目位於川藏公路最險地段,加之管控,材料運輸難如登天。面對落差20多米的山崖、滾落的飛石和肆虐的蚊虫,洛桑平措帶著轉運隊徒步、攀繩、攀岩開辟通道,每人每天肩扛40公斤物資在崎嶇山路上往返近8小時。雨水和汗水浸透衣衫,肩膀后背磨破脫皮,卻無一人有怨言。當“500千伏左波線一次性送電成功”的消息傳來,他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扎根高原 詮釋赤子情懷
目前,洛桑平措所在的應急搶修中心承擔著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的運維工作,運維線路總長13700多公裡。他們是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的輸電線路安全“保障軍”,面對自然災害造成的電網故障,他們也是義無反顧奔赴現場的“先頭兵”。
如今,洛桑平措常說:“看到鐵塔,就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感,選擇了這份事業,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實戰演習中,他代表國網西藏電力亮出專業風採,在電網應急搶修現場,他爭分奪秒,全力保供,在災害搶險一線,他沖鋒在前,無畏險阻。30年來,他穿梭在雪域高原的高山峽谷間,參與上萬公裡線路巡視、近千公裡輸電線路架設、數百次搶修任務,見証西藏電網從零星線路到“電力天路”縱橫高原的巨變。那些矗立在雲端的鐵塔銀線、千家萬戶的璀璨燈火,正是他對高原電力最滾燙的赤誠見証。(譚瑞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