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浪卡子縣白地鄉引進滑翔傘項目——
低空經濟助熱鄉村旅游

配圖:游客在體驗滑翔傘飛行。 記者 武沛濤 孫開遠 攝
“3、2、1,跑!”
5月,午后的羊卓雍錯(以下簡稱羊湖)別具魅力。在海拔大約5000米的山頂上,經過一番准備,來自深圳的游客朱先生跟隨教練口令向懸崖邊沖去。滑翔傘被氣流托舉著騰空而起,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像雄鷹一樣翱翔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最后飄然降落在湖邊……
“太刺激了!從山頂到湖邊,垂直高度比東方明珠還高。”朱先生一邊摘除裝備,一邊感慨。
滑翔傘教練告訴記者,這個項目主要靠山側的上升氣流,也就是風,風太大、太小都不行,風向不對也不行,想要像雄鷹一樣飛翔,需要時間和耐心。
時間回溯到4年多以前,為發展鄉村旅游,浪卡子縣白地鄉在扎瑪龍村羊湖1號觀景台西側山頂上,首次引進了滑翔傘項目。盡管佔據著景區核心的絕佳位置,之前的公司卻因種種原因,最終虧損離場。
一直以來,“打卡不刷卡、過境不過夜”是浪卡子縣發展旅游經濟的瓶頸,“把游客留住”一直是歷屆縣委、縣政府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低空經濟成為消費新熱點,高空跳傘、滑翔傘等項目備受青睞。
“這麼好的旅游資源,因為企業沒搞好就不做了,太可惜了。”白地鄉的干部們心有不甘。
“滑翔傘項目的特點更適合深度體驗游,是發展‘高端旅游’的好機會。”白地鄉副鄉長林敏說。
在浪卡子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白地鄉組建工作專班,深入剖析之前項目失敗的經驗教訓。“不能再走重引進、輕管理的老路了。”按照浪卡子縣領導的要求,白地鄉提出“政府引導+市場化運營”的思路,通過資源整合,重塑項目吸引力。
於是,一場為期100余天的精准招商攻堅開始了。
“聽說之前的企業虧損了,剛開始,我心裡發怵不敢接手。”現在的滑翔傘項目負責人冉科告訴記者。為了打消冉科的顧慮,經鄉干部牽線搭橋,扎瑪龍村與公司主動溝通。幾番洽談后雙方達成共識,村裡對公司主動讓利減免租金。今年“五一”假期,公司與村裡正式簽約,以每年6.5萬元的價格支付土地租金,滑翔傘項目第二次落戶羊湖邊。
項目落地了,但新的問題接踵而來。“羊湖的美景在一早一晚,風力和風向在上午是最穩定的,也最適合滑翔傘展開。而多數游客從拉薩趕到這裡,便到中午以后了。羊湖的海拔高,也很少有游客願意頭一天晚上在這裡入住,第二天上午再欣賞景區美景、體驗滑翔傘。”林敏向記者介紹。針對這一問題,白地鄉和扎瑪龍村打算與大山另一側、海拔較低的貢嘎縣江塘鎮合作。
林敏說:“從江塘鎮到山上,開車隻需半小時。接下來,我們會擴大宣傳,並圍繞滑翔傘項目,為游客推出更適宜的精品旅游線路和攻略。”
扎瑪龍村黨支部書記加央洛追說:“縣委、縣政府和鄉裡再次幫我們引入了滑翔傘項目,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產業落地,更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步。接下來,我們將與公司不斷加強合作,讓文旅產業在我們村、在羊湖邊穩穩當當扎下根來。”
林敏向記者介紹:“山南市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我們打算在各個觀景台派出舞蹈隊為游客表演,並增加燒烤、酸奶、藏式蛋糕、咖啡等項目,以熱情周到的服務把遠方的客人留下來,也把當地特產推銷出去。我們還打算爭取縣裡進一步的支持,培養出我們本地的滑翔傘飛行教練,實打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武沛濤 孫開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